高教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

凯发网-ag凯发旗舰厅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凯发网-ag凯发旗舰厅 凯发网-ag凯发旗舰厅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
高等院校战略规划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社会服务协同创新
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资产管理后勤保障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 正文
文学院系学生古典阅读状况堪忧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郑春 时间:2016-10-26

【论教】

文学院学生四年不知学了什么

——一篇文章引出的争论及调查

    2014年前后,作家鲁先圣的一篇关于大学生的文章引起高校内外人士的关注。文章的题目叫《邂逅文学院大学生》,讲了作家与文学院学生交流的一个亲身经历:某日,他在火车上遇到去上海读研的某重点大学文学院的一位女毕业生。于是就问起学生毕业学校里所熟悉的教授,学生一无所知;又问熟悉当代的哪一位作家,回答“都模模糊糊,没有深刻的印象”;再问熟悉哪些经典的作家和作品,她也很尴尬地说没有很深印象的,学过就忘记了。作家干脆发问:你在大学文学院的四年,都是学了什么呢?

    文章见报以后,人们议论纷纷,尤其是校园中人。反响大致趋于两端:一是否定派,有人怀疑这个学生身份的真实性,也有人质疑这个学生言谈的代表性,她的言行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今天在读的文学院学生?不能以偏概全等等。另一端则是肯定派,充分肯定作家的敏锐性以及责任感,认为他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甚至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值得高度重视。由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我们今天的大学文学教育,进而直面我们教育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系列问题,甚至可能是很严峻的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也针对众多的疑虑和争论,作为学院中人,我们一直想做点实际的、基础性的工作,比如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阅读领域,对目前文学院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的阅读情况,认真地调查研究一下。

    文学阅读是所有文学能力之本,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由于文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他们的素养、能力将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学阅读和文化素养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古典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载体之一,它不仅仅是作家、作品的发展脉络,还是一个民族活生生的历史,蕴含并传承着一种属于我们民族的生生不息的追求和精神,因此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具有某种特殊的标志意义。对古典文学的阅读情况的真实把握有助于衡量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阅读状态以及专业背景的丰厚程度。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传统学科的发展建设,形成了较为浓郁的人文科学研究和学习氛围,选择这里进行专题调查,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学科专业典型性方面还是在受调查群体的数量、质量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古典文学阅读的质和量上都有差距

 

——基本情况和令人忧虑的问题

    今天的大学生,特别是文学院的学生们还读不读经典?他们究竟怎样阅读文学经典?对文学经典不同的接受状况是怎样一种比例?

    调查显示,山大文学院在校学生古典文学阅读的整体情况还是可以的。在回答《问卷》中,绝大多数受调查同学都对古典文学表示了感兴趣,回答“课程要求,被动阅读”的只占较少数,可见作为重要的专业学习要求,同学们对古典文学的阅读还是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也能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就古典文学的影响力而言,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意识到古典文学的重要价值,肯定古典文学阅读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优秀作品在追求心灵愉悦、生命率真、人生超越和社会担当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能够热爱或者喜欢古典作品阅读。

    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这似乎还算不错的表象之下也存在着诸多阅读弊病,比如经典阅读总体数量较少、阅读范围狭窄,接受渠道传统,语言文字障碍等,有些现象负面效应也很明显。通过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来看,文学院学生古典文学阅读的现状不仅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较为严重,令人忧虑。

    首先,在古典文学阅读的质和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简单概括,就是学生们基本都在读,但读的少,读的浅,与专业学习的要求差距还是较大的。换句话说,基本不读的学生并不多,但读得较多较深的学生同样不占多数。在阅读的深度和难度方面远远不足,比如对《儒林外史》《红楼梦》以及柳永和纳兰性德等较为大众化的作家作品的阅读量较大,而对于《陶庵梦忆》《长生殿》以及方苞等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作家作品的阅读量则普遍较低,深入不足则严重影响到重要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基础。另外,古典诗词类的作家作品是学生们最基本的阅读对象,对它的了解和把握远远超过其他古典文学体式,对于古典文章和文献的接触却明显较少。还应当指出,由于是重点院系的原因,山大集中了一批热爱文学、素质较高的学生,调查情况相对较好。与之相比,某些院校学生的阅读差距可能更为严重。

    其次,专业不同造成的主动性差异显著。山大文学院的学生,由中文与新闻传播两大学科构成。新闻传播、设计艺术等专业与中文专业,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形成较明显的对照。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对古典文学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对古典学习不够重视,甚至态度较为冷漠,认为古典文学“对古代文学、文论方向的学生重要,对其他方向的学生意义不大”。

    另外,课程设定的分量影响阅读效果。传统文化教育,尤以古典文学为突出,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并不乐观。人们虽然对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已有共识,但这些共识许多还停留在大学语文或思想道德教育等较为空泛的要求与倡导层面。相对来讲,文学院学生具有专业定位的先天优势,对于古典文学接触的可能性与频次要高于其他专业学生,但从文学院学生的课程设置来看,古典文学的比重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对古典文学作为中文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的要求还不够突出。

    最后,应当看到,大众传媒的文学表达对在校学生古典文学的阅读造成了巨大冲击。文学在大众传媒时代,突破传统模式,开始以各种形式存在和发展。它突破了纸媒的限制,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和书籍,而以网络小说、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甚至是音乐与广告作品形式出现,文学的出版与传播更加商业化。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传统意义古典文学的阅读和影响力都受到了较大冲击。

“摇动、推动和唤醒”当代大学生

——关于古典文学阅读的几点建议

    1955年余冠英先生发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有什么意义》一文,明确指出:古典文学是我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珍视它,从其中吸取精神上的养料。余先生短短的一句话,极具意味。他用“宝贵遗产”给予古典文学作品准确定位,用“珍视”表达了我们对待它应有的正确态度,而“吸取精神养料”则高度概括出古典文学作品对于后人的特殊意义。文学院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未来文学教育、文学研究以及新闻、艺术等领域的实际工作,他们的阅读状况会密切关系到各自事业的拓展和文学的未来。如何让优秀的古典文学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克服目前我们古典文学阅读中暴露出来的弊病和问题,针对调研情况,我们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确立并强化古典文学课程在专业基础教学中的特殊地位。目前各高校文学院在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分量不足的问题,有的院系还在缩减有关课程和课时,此项问题亟须从根本上解决。古典文学是文学院系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它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院整体学生培养质量,而且这种重视决不能简单停留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古典文学应当而且必须是文学院学生的立足点与支撑点。文学院学生的工作环境大多离不开文学与文字,而传播意义的精当与准确,以及在立意与思想的高远性上,古典文学的丰富内涵更具有特殊的力量。

    第二,要大力探索符合古典文学学习的规律,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古典文学作品由于时代久远,与现代汉语语言上存在诸多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其接受的难度越来越大。单纯在古典文学教育中强调兴趣教学,肯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古典文学的学习,自古就强调“熟读”的重要性,甚至强调“死记硬背”,这是其学科性质决定的。多阅读,多背诵,形成一定程度的强制诵记十分必要。要努力在尊重古典文学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从考试模式、识记方法、教学方法上进行教学与考试的深层改革。要努力调整和完善大学教师评价机制,激励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古典文学阅读进行有效的引领和指导。

    第三,要真正顺应社会发展现状,有效利用网络与新媒介对学生进行熏陶式培养。文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熏陶式的教育。它强调的是,让学生经常处于文学的氛围和影响之中,“润物细无声”。全媒体时代,学生们日常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网络与新媒体,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介与网络,与学生建立以古典文学为内容的交互空间,将图书馆、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将强制阅读与拓展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无时不在的古典文学氛围里形成阅读习惯。从这个层面来讲,就需要古典文学教育者能够开放视野,既坚持传统保证文学经典的有效传播,又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与渠道,符合时代特点,建立与学生便捷有效的沟通。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进行的调查、分析和思考,着眼点和立足点都在于强调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在校学生古典文学阅读的必要性,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所有建议归结为一句话:文学院系学生的古典阅读亟待加强。我们相信,历经岁月冲洗和锤炼的古典文学作品具备这样一种独特的力量,它能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摇动、推动和唤醒”当代大学生心中最为神圣、最为珍贵的某种东西,甚至形成某种有力的互动,引起强烈的共鸣,进而为他们建构一个温润、强健和辽阔的精神世界贡献一份重要力量。

(作者系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

分享到:
联系ag凯发旗舰厅——ag凯发旗舰厅的公告————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凯发网 copyright@2023 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