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

凯发网-ag凯发旗舰厅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凯发网-ag凯发旗舰厅 凯发网-ag凯发旗舰厅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竞赛相关网站链接
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学生素质技能竞赛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高校学生素质教育  > 正文
周玉:记笔记,大学生的人生必修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5-10-20

  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专题时读了148本书、写下60多万字的札记;毛泽东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一本约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上就写了万余言的评语……让人震撼的数据、故事背后,是他们广泛阅读、勤记笔记的精神。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获取更加方便快捷,“记笔记”似乎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的渐行渐远。今天重拾这个看起来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想谈谈我对于记笔记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对于“笔记”的记忆与再认识。

  让记笔记成为一种习惯

  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人保持着上课、开会、阅读、学术交流时记笔记的习惯?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习惯吗?我们又是何时把这个习惯淡忘了?

  我想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记笔记的习惯。那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信息不这么发达,所以我们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抓紧一切时间记录那些让我们觉得弥足珍贵的知识、那些启发我们思考的线索、那些可能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我们的一些创意与成果,也许就缘于那些随手记录下来的笔记。

  可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笔记却记得越来越少。上课,我们可以下载相关课件、拷贝老师的ppt、上网搜到需要的内容。看起来学习的方式更加轻松了,但并没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有些知识变得似是而非,有些观点变得人云亦云,有些宝贵的想法一闪而过。海量信息的冲击淹没了我们对知识的选择与吸收,许多知识还没有好好消化就成了过眼云烟。叔本华说:“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那么如何让读过的东西刻骨铭心?记笔记是十分重要的途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学而思”的过程,是“解惑”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记录、整理、提炼、加工、思考、理解、消化、吸收、创造、提高的过程。正如《在斯坦福和哈佛大学连续拿a:如何学得更快,思考更灵活》一书作者皮特·罗杰斯所说:“你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精华。记笔记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记好笔记是学习好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有研究发现,相比不记笔记的学生,那些记录笔记的学生成功记住学习内容的几率高出7倍。笔记不仅是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自身思考和总结的智慧结晶。可以说,笔记是买不到的教科书,其价值远超过教科书。我还记得上大学时用的教科书,每一章后面都贴着一张纸,那是一份特殊的笔记——记录的是我们总结提炼的这一章的精华。这种方法让书越读越薄、知识越学越精。这就是笔记的力量。有人说我们77级学生是记笔记的能手,这话不假,因为当时教科书很少,参考资料匮乏,学生在课堂上拼命地记笔记,课后复习也靠看笔记。这样反而使我们在记笔记中受益匪浅。由于形成了习惯,后来有了教科书和参考书,也仍然坚持记笔记。我本人就是记笔记的终身受益者。

  俗话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爱默生说:“灵感就像天空的小鸟,不知何时,它会突然飞来停在树上。你稍不留意,它又飞走了。”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学会记录那些随时出现又随时消失的灵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记笔记成为一种修养

  读书使人明智、使人进步、使人完善,比读书更重要、要求更高的是记笔记。通过笔记可以记录读书过程的所思、所感、所得,让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深深融入自己的头脑、融入自己的内心。因此记笔记不仅应该成为伴随一生的习惯,更应当成为内化于心的个人修养。

  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手稿集》的序言中说,许多人认为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其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还勤勤谨谨地做笔记。他做的外文笔记有178册、34000多页;“日札”有23册、2000多页。《管锥编》里的许多文章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由此可见,这数量惊人的笔记才是他“神奇”记忆力的源泉。

  当记笔记超越习惯,内化为一种个人修养,笔记的含义也就不再停留在笔记本身的层面,而是有了更广更深的延伸,成为一种知识的再创造和思想的再升华。我常常在很多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活动中,看到很多知名学者在一丝不苟地记着笔记。也许就在这一点一滴的字里行间,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发明就会应运而生。

  许多大师、大家都是“笔记迷”。列夫·托尔斯泰的观察笔记、达·芬奇的腰带笔记、狄更斯的夜游笔记、契诃夫的卡片笔记、果戈理的万宝笔记、杰克·伦敦的纸片笔记、黑格尔的活页笔记……记笔记已经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个人修养。据说爱迪生总是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一想到什么新鲜问题和见解就立刻记在里面。爱因斯坦去世后留下数万份学术笔记和研究手稿,完整地记录了他毕生研究探索的学术过程。我一直放在案头的《钱学森手稿》,也是一份特殊的学术笔记,真实地记录了钱学森的整个思维创新过程以及他对待科学严谨缜密的态度和求实探索的精神。

  在我们学校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一生都在不停地学习,把记笔记修炼成自身修养。在哈工大博物馆二楼展厅里收藏并展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校师生完成的各类笔记、作业等大量实物。有许多教学笔记、课堂笔记的共同特征是图文并茂、书写工整、条理清晰。这些笔记的完成者很多后来成了学界泰斗,如王光远、潘际銮、吴从炘……看到他们的笔记,我仿佛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传统,让我深受触动。

  让记笔记成为一种文化

  在我国历史上,不少名人学者都十分重视做读书笔记,许多笔记涉及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季羡林老先生曾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古籍中便有许多藏书和读书的故事,堪称佳话。

  相传和苏东坡同时代的一位学者苏子容,对于历史知识记得滚瓜烂熟。苏东坡向他请教读书的经验,他说:我曾经按照年月排史实,这样编写了一遍,以后又在史实下面注出年月,这样又编写了一遍,编来编去自然就熟了。

  还有一个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的故事。传说张溥的天资并不聪颖,尤其是记忆力很差,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了,曾被老师罚抄文章十遍。张溥发现,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读,很快就领会了文章的精髓,并熟练地背诵下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张溥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学习方法,后来成为很有名望的文人。他还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

  有句话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名句,记载了先辈热爱读书、热爱记笔记的传统。据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把平时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装在陶罐内,定期整理成篇从而完成《白氏六帖》;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用树叶做笔记,积叶成章而著成《南村辍耕录》;近代著名诗人龚自珍用竹簏储存自己的数百篇诗作,写成著名的《己亥杂诗》。这些都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笔记”经典。

  然而,当今的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冲淡了对经典的深度阅读和思考,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最近一次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远低于早先调查显示的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0本。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我在国外访问,发现他们在飞机上、地铁上都喜欢捧一本书静静地读。在国内情形却大不相同,很多人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大声谈笑,读书成为罕见的风景。同样,在学术交流中,我也发现有些国内学者不太喜欢记笔记。看到这样的统计、这样的现实,我很担忧。一个民族渐渐远离了阅读,如何建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一代人远离了阅读、不再记笔记,又如何去思考、去创造?

  我去听课时发现,有很多同学不记笔记,这种现象令我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担忧。为了弘扬记笔记的文化传统,唤醒同学们记笔记的意识,今年学校举行了“最美笔记”评选活动,有3名同学的课堂笔记被哈工大博物馆收藏。我在博物馆看到他们的笔记和老一代哈工大人的笔记共同展出,感到很欣慰,仿佛看到了哈工大校训、精神的传承。正如吴从炘老师说:“透过这些学生的笔记,我很高兴地看到,哈工大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得以不断传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因此,同学们要把记好笔记提升到思想认识的新高度,继承和发扬哈工大的优良传统。

  总而言之,能否记好笔记已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习惯、个人修养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更代表着民族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水平。让我们从民族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笔记文化、弘扬笔记文化,让记笔记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周玉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分享到:
联系ag凯发旗舰厅——ag凯发旗舰厅的公告————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凯发网 copyright@2023 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