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办学 健康中发展——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凯发网

储朝晖解读《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时间:2014-07-31 20:00:00
       地点:人民网
       简介:2014年7月31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解读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教育部29日发布新规,将特长生招生、基建工程招投标、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因公出国(境)等纳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75所直属高校即时公开、确保真实。《清单》包含10大类50条具体项目,其中不少规定与备受关注的高校舞弊及腐败案件联系紧密。专家认为,它所蕴含的强化透明、规范权力的要义,直指近年来频发的教育腐败现象和不端行为。
       主持人:储老师,近年来高校招生舞弊、基建领域腐败案件频发的根源是什么?对信息实行“清单式”管理意义何在?能否行之有效的遏止教育腐败?
       储朝晖:各位网友大家好。最近这些年,包括教育招生、用人,还有经费,这几个领域里面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中国的这些高校,实际上这次发文要求的这些高校都是政府主办的高校,都是财政资金支持的高校,也都是纳税人的钱来办的这些学校。这些学校由于这种各个环节不够公开,导致了灰色权力运行,导致了社会对它的公信力的逐渐降低,也导致了它内部的很多不规范,导致它的一些腐败的滋生。这次要求信息公开,我觉得是针对了这样一些问题去采取的一项措施。 这个措施,我觉得只是治理这些问题的一个措施,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从体制机制上去想点子、想办法,让这些当事人首先有自觉地意识到需要公开,我做这个事不仅是对当下的要负责,而且要经得起时间检验,十年、二十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下一代人看我这个做的这个事是经得起检验的,而不要再过一段时间,人家就看出这个有问题。首先这些人要有这些自觉意识。同时,我觉得,要有这种监督机制。这些人怎么做这些事,他的行为应该受到监督,这个监督应该形成一种制度,能够有效地去制约他们不规范的行为,甚至有的违规、违法这样一些行为,这是第二个。第三个,从总体上还是要进行高等学校,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真正地管评办分离,管大学的、评大学的、办大学的这个角色分清楚,每个人的责任,每一方的责任、权力都很清晰,然后,这样才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09:28]
       主持人:您认为,就目前的高校运作情况而言,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是“防范而未然”还是“当务之急”? [09:29]
       储朝晖:我认为这两个方面都有。事实上要求这个高校信息公开化,这在几年前就提出这个要求了,至少是2010年就提出这个要求。这部分到现在已经是四年,甚至四五年过去了,没有行动,没有行动事实上这个口号提出来这个要求,就得不到落实,得不到落实,它的问题就依然存在,甚至有的进一步恶化,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这个公开,就是能够有效地遏制过去这个势头,过去一些高校腐败的势头。同时,也是告诉现在在港的这些人,你们这些事是应该对社会,对公众,对纳税人负责的,不应该你们私下几个人去敲定就敲定了,而应该是对于公众负责。我觉得这两个方面都有。既是对过去的种有效的遏制,这个势头的有效遏制,又是对未来的一种警示。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不能够有灰色的运作,不能够有自己利益的交换。所以我觉得,这两方面都有。 [09:29]
       主持人:高校自主招生的本意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然而近年来,这项政策在部分高校逐渐走样,与破格补录、调换专业等日益成为高招腐败的三大“重灾区”。您觉得《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是否会遏制这种阳光下的罪恶,但是否会让“自主招生”因噎废食? [09:30]
       储朝晖:首先我们讲自主招生,一定要明确这个自主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另外一个是学校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在学校这一方面,它的自主空间是在原有的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下面,它自主就变成一个行政权力的自主,但是专业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专业权力的被边缘化,这就是专业权力的自主性不够。过去出现问题是由于只有这种行政权力的自主,缺少专业权力的自主,这个就不能形成有效的选拔和评价,这样就导致了行政权力在招生过程当中缺乏监督,就是失去有效的监督。这样一来就导致腐败。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对为什么这些年来自主招生出问题,这样一个根子要搞清楚,如果这个根子没搞清楚,接下来措施就不得当,这次信息公开要求招生的这种信息公开,事实上在这之前,教育部也发了文要求招生过程当中哪些信息必须公开,这个是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是,建立一个专业的招生程序、专业的招生团队相比,信息公开能起的作用还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从长远的发展判断,一定要建立,一个方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另外一方面就是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要建立专业的招生程序、专业的招生团队,由专业人员通过一定的程序,通过可以监督,可以被大家所看到的公开的程序,来去招生。这样一来,高校和学生这个双向的自主选择,就会成为一个更有效得知度,但是我们现在缺少这样一个制度。我们不能够因为这个制度出了一些问题,就认为这个自主招生不能搞了,现在我们很多社会上普遍的人讲,不能自主了,实际上不能自主就是对整个中国教育发展,对高校的招生,都是不利的。一定要明确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我们现在要往前走,我们要解决眼下的问题,通过建立新的机制,新的制度,来解决我们自主招生工作的一些问题,就是要建立专业的可以监督的能够有效地去让公众、让政府、让专业人员,或者是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组织参与监督,建立这样一个制度来解决问题。现在这种信息公开,我觉得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09:30]
       主持人:翻开近两三年的教育新闻,我们也会发现,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经查,2006年至2013年期间,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基建腐败2013年,长期分管学校资产、基建、后勤保障等工作的南昌航空大学原副校长刘志和因收受贿赂262.2万元被法院判刑15年;2012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湖南工业大学原校长张晓琪也因基建问题落马……这些事例使得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度降低,请问储老师,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09:30]
       储朝晖: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已经查处的这些都只是实际存在问题的一部分,这些问题可能没有被查处,但是公众是有眼睛的,公众是看得见的,公众是了解的,他心目当中,他眼前看的这个人有问题,腐败各种问题,但是这个人就没有被查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信誉、高校的廉洁性都受到影响,我觉得原因是在这里。仅仅靠一个单个的案件或者单个的解决问题,是难以真正地提振高校的信誉的,要真正提振高校信誉,就要建立制度,就要让公众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这些高校的行为是规范的,是廉洁的,是光明正大的。所以,这是必须要朝着这个方面去努力,如果不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实际上我们再抓几个贪污腐败的完全可能。但是抓几个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带说,我觉得中国高校在目前最近这些年的贪污腐败的大潮当中,确实是风雨飘摇,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立足长远,立足从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来解决我们高校当中这些腐败问题,建立规范的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要从这些方面来着手解决问题。 [09:30]
       主持人:我国绝大部分是公立高校,使用纳税人的钱作为办学经费,因此,普通百姓有权了解学校的办学运转情况。同时,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公众对大学的办学方式等有主动了解的意愿,学生们希望了解前期的投入和后期的情况。如果和此前教育部所公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相比,您认为,现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有哪些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09:30]
       储朝晖:以前还是操作性不强,这次操作性也有很大的提高,我觉得这是第一个点。以前是原则性的要求,现在就成更加具体的、更加细致的,涉及到高校的一些关键的领域的这样一个要求。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我觉得这个事是在一个进程中往前走,这个走毕竟是一个步骤,没有走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这一步,实际上严格的意义上讲,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它的根本的一个意义就是两个词,一个是依法,第二个就是自主。依法是学校的所有处理这些事务的都应该有章有法可依,所谓自主,就是由学校的人自己进行自律,这个自律就包括不是一个单个的学校领导的自律,包括学校的教师、学生也要自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参与这样一个自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互监督的过程。而现在我们这个大学里经常出现的是,仅仅是领导人在做事,一般的教师不知道,一切的教师没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所以,导致了我们现在大学里面,信息不对称,相互之间不了解,这也导致相互之间不信任。所以,现在大学本身应该是一个共同体,大家共同去参与、共同去做一件事,大家都有一个遵守规则,包括校长在内,包括党委书记在内,都应该是遵守规则的。所以,现在问题出在很多学校只是一个领导的学校,不是一个教师的学校,不是学生的学校,从这个角度,一定要加强学校内部的信息共享,共同参与,包括学校的自治,学生自治,教师本身的自治,来逐渐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朝着这个大的方向走,所以这一步,我觉得真正作为一个步骤,不能够作为终点。 [09:30]
       主持人:此次《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高校将财务信息及收费信息等公之于众,可是我们知道,由于学校的行政领导主导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的配置,这赋予其不受制约的权力。因此,三令五申要求高校严把工程建设关、财务关、招生关等,是不是很难做到?您认为应该怎样真正做到? [09:31]
       储朝晖: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基本的准则,学校的财务,尤其是用钱,还有一个招人、进人,这个一定要在有专业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就是你这个钱怎么用,光是领导拍板,他是没有专业评估做前提的,只有在某一个学科领域里面,他做得很好,他了解这个学科的前景,他了解这个学科现在进展到什么状况,他了解这个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然后这个时候他做出判断,他认为,这个钱应该怎么用,这个才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决策。但是我们现在在现有的学校管理体制里面,没有这个程序,大多数是行政领导决定,教授、专业人员不参与这个决定,他没有机会参与这个决定,所以,了解这样一个基本的过程以后,我们就很明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大学里投了很多钱,但是效果很差,都是用一些不专业的人在那做决策,而专业的人靠边站了,这样一来,就很难赶上世界前沿的大学,人家大学已经做得很前、很专业了,你搞一些不专业的日决定这个钱怎么用,决定招聘什么人,招聘的人也是非专业的,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表面上看我们轰轰烈烈,搞这个工程、那个工程,实际上我们是在做一种低效的、不专业的,甚至是浪费的时间。这是导致高校内部问题很严重,科学决策很难落实,发展的效果也不好,从短期看很热烈,但是长期看都是做了无用功,甚至消耗了人的生命、消耗了人的时光,也就损失了学校的发展机遇。 [09:31]
       主持人:您认为在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之下,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大学相对而言敏感的信息公开之后,会不会给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带来弊端?如果有的话,弊端有哪些? [09:31]
       储朝晖:从总体上来说,我认为不会有弊端。这个事我们都反复考虑过,在前几年,我们也都是做过一些,因为当时我们也发出一些呼吁,一些倡导,要信息公开。这个时候,我们也仔细地考虑过,如果讲有弊端,就是对一些现在掌握权力的人,从他们的立场角度看,原来有的权力,可能现在没有那么大了,原来可以腐败,现在不能腐败了。我觉得这个恰是有利于控制他们不恰当的权力,有利于监督他们不恰当的权力,从我做专业研究这个角度来说,客观地评价,这个信息公开在现有中国大学的这样一个现有的状况下,我认为没有什么负面效应。 [09:31]
       主持人:此次《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将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纳入其中,目前国内对学术造假的主要做法大多是道德谴责,学术造假成功获得的巨大名利与可能受到的处罚相比,风险小成本低。您认为,《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公布,能否切实避免学术造假的情况发生? [09:31]
       储朝晖:学术不端这个问题,相对来讲,比前面几个问题应该是更有专业性,就是怎么判断这个人是学术不端。他一定是要经过一个专业的过程才能做出判断。事实上,我们这些年,有很多的学术不端,这种现象太多了。有的是简单的重复,有的人做的课题,尤其是一些做课题的人,拿着经费做课题的这些人,这些情况非常严重。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它是一个专业程序,这次教育部发的这个公开,相当于是一把剑,这一把剑在挥来挥去的时候,所能够覆盖的面还是有限的,实际上学术不端问题,是一个长期生长的或者是一个连续体,真正要解决学术不端问题,一定要从长期生长连续体上想点子、想办法找到它的病源,这个病源,实际上我认为这个学术不端的病源就是由于过度行政化,外行人掌握权力以后,这个不端就成为流行的一个趋势,很多人之所以不端,是想通过欺骗蛮报来获得他的利益,只有专业的评价能够发挥作用,它就骗不了人了。所以,仅仅靠公开能解决的问题,学术不端的问题,是有限的。还是要建立专业权力的有效协实的机制,才有可能更有效地去消除学术不端。 [09:31]
       储朝晖:谢谢大家,以后有时间我们继续交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