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该如何把握?地方高校如何在竞争的市场中寻求生存与发展?这是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困扰。地方高校是普通高校体系中相对特殊的成份,既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大学精神,更需要赢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从而建构起一个相对独立、协调发展、适度有序的生长关系系统。绍兴文理学院积极实施“走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之路,在与地方政府、社会的紧密合作中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与当地政府、社会之间形成合作服务、共生共荣的良好关系,初步探索了一条开放办学、有效管理之路,给地方高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建构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地方高校政府社会关系发展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3期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地方高校办学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市场,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地方高校如何在竞争的市场中寻求生存与发展?”成为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困扰。“十一五”期间,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系统,需要各地方实施建设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社区等工程,这给高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不同类型的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各不相同:重点大学担负着基础性研究,肩负着原始创新重任;地方高校则应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在将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学研结合中发挥更大作用。因为地方高校虽然是普通高校中的一员,但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体系,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一)在管理和投资体制上,随着高等教育管理 权限的下放,地方高等教育更多表现为“块”的管理,地方政府成了地方高校的直接主管,地方政府投资是地方高校发展最主要的经费来源。而地方政府投资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希望高等教育更便利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二)在招生和就业机制上,地方高校主要面向 本地区招生,学生毕业后的流向也主要是在本地区,同时辐射周边地区。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都应着眼于区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地方经济结构紧密结合。 (三)在科研水平上,地方高校相对于名牌老学论在学科水平、科研开发能力、办学水平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距。地方高校是否与地方经济、地方科技相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上是否具有特色。 因此,困扰地方高校的问题绝不是要不要主动服务的问题,而是如何主动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文化引领,从而培育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实现与社会的共生共荣。 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全日制本科院校,组建于1996年。在前一轮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中,学校紧紧抓住机遇,顺利实现了办学规模的扩张。但作为一所新办本科地方院校,如何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市场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学校面前。几年来,绍兴文理学院积极实施“走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之路,在与地方政府、社会的紧密合作中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在决策咨询、科技服务、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主动服务地方,为绍兴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地方政府、社会形成了合作服务、共生共荣的良好关系。该校在这方面的积极尝试能给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以有益的启示。 二、绍兴文理学院服务政府、社会的办学实践 绍兴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2004年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国10名。纺织、建筑、化工、机电、旅游等是绍兴经济的支柱行业,在浙江乃至全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目前,绍兴正在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力争到200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绍兴文理学院作为绍兴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紧紧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文化发展,不遗余力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努力体现高校服务地方政府、地方经济的深度。学校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不懈努力: (一)勤作政府决策的“智囊团” 1.参与政府规划,推动决策科学化。积极利用高校人才库、知识源的优势,主动广泛地参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划制定,开展软科学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对策分析,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好评。如:主持了《“十五”绍兴发展战略构想研究》,其成果为绍兴“十五”期间和中长期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承接了绍兴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项目24个,等等。 2.开展各类软科学研究项目。近三年来由该校主持的软课题项目有272项,研究范围涉及科技、环保、资源、文化、经贸等多个领域,其中与绍兴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有33项。如:积极参加“浙江省新药创新科技服务平台”等区域重大创新平台基地的建设;与绍兴市所属各县(市)都签订了科技全面合作协议。 3.委派专家干部服务基层。学校充分发挥高级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积极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联系,每年都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到地方挂职,为基层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近三年来,学校共选派20位中高级知识分子到绍兴各乡镇从事管理工作。 (二)乐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1.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在现有40个本科专业中,学校将与绍兴支柱、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的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机械设计及理论、应用化学、区域经济学、细胞生物学等10个专业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下一步将投入4000万元,建设1个省市共建重中之重学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若干个与绍兴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土木建筑等);将投入50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与绍兴大型企业共建30个左右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研发基地(中心),建成若干个省级重点实验基地。 2.搭建服务平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在应用化学、纺织、机械、建筑等绍兴支柱产业上积极探索,通过开展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中试基地,科技人员深入企业进行科研实践、参与各类经贸和技术洽谈会等途径,增强与企业的联系,找准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切入点,目前学校共有各类研究院所45家。如:应用化学研究所以染料与药物中间体的研制与开发为科研方向,完成了多项与地方企业间的横向合作项目,其中大多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为地方和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开展课题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主动将自身的基础研究与企业的特殊项目相结合,联合开展攻关研究,近三年与企业、地方共开展了474项科研合作。 4.进行全方位合作,全面参与企业发展。坚持“眼睛向下”、主动面向中小企业,以承接横向委托协作课题为纽带,积极关注绍兴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为企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科技支撑和创新活力。 (三)勇任文化强市的“先行者” 1.加强地方文化和名人研究。绍兴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名人辈出。学校一直注重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开展地方文化和鲁迅、蔡元培、陆游等名人研究:成立了“越文化研究院”,组织了“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东亚论坛会”、“2005海峡两岸越文化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建成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江南文化研究基地”,承担了《论鲁迅的越文化底蕴》等一系列省级以上的课题,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越文化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使越文化研究成为该校学科特色,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书法圣地“兰亭”创办了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书法艺术学院。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绍兴市建设“文化强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学校一直担任着绍兴对外开放“友好使者”、“桥梁纽带”和“合作平台”的角色,不但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12个国家25所海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同时接收了来自日本、韩国、也门、尼日利亚等国学生来校研习中国文化,而且承办绍兴市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国际交流活动,推动绍兴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3.促进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努力发挥高校“知识源”的作用,自2004年12月以来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同时,经常主办或承办大型前沿论坛,传递信息、传播文明,活跃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如:2005年以来学校开设了的“风则江大讲堂”系列讲座,对社会免费开放。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如俞可平、梁晓声、万斌、史晋川等先后来校讲学,既浓厚了校园学术氛围,更推动了绍兴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和传媒联手打造了“绍兴经济论坛”,定期邀请管理专家与咨询高手前来交流企业管理的经验与技巧,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四)力建创新人才的“孵化器”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逐步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全面实施学分制、辅修制和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双语”教学,扩大学生在学习课程、时间和教师选择上的自主权;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每年投入1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学生科研,先后有100余位学生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有的还被sci收录。 2.探索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路。与30多个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合作项目,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来校授课、讲学或提供毕业设计题目,实行校企合作的多段式人才培养,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主动了解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绍兴市重点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单独招生设班,提供“订单式”培养;与绍兴市工商局联合开设了绍兴首家民营企业管理学院,提供高层次的人才培训。 3.打高质、新型教师队伍。始终把引进和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名师、名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专任教师中有8人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8人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4人列入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资助计划。“十一五”时期学校将每年投入1500万元,努力建设一支能从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五)甘为基础教育的“动力源” 绍兴是浙江省的教育强市,下辖的六个县(市、区)均为浙江省的教育强县,高中普及率连续5年在浙江省名列第一,高考升学率连续三年高出浙江省平均10个百分点,中小学学科竞赛获奖数超过浙江省的1/3。学校及其前身成为培养绍兴市中小学教师的“黄埔军校”,是绍兴基础教育发展的“动力源”。 1.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加大对传统师范类专业的改造,加强对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培养,突出了现代教育技能的培养和实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相接轨,通过教学见习经常化、教学实习基地化,着力构建起“实践创新、全面发展”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培养的师范生已成为绍兴市中小学师资的中坚力量:绍兴基础教育的师资中,该校毕业生超过70%;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如绍兴市首批60名享受正教授待遇的名师中有一半毕业于该校。 2.为基础教育培养干部。近几年来,学校连续举办了十九期校长岗位培训班和四期校长提高培训班,1000多名校长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培训教育。 3.全面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近几年来,绍兴市共有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到该校接受学历教育;共有10000余名中小学教师接受了非学历培训的继续教育。 三、绍兴文理学院服务政府、社会的办学成效 (一)密切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建设和发展得到地方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学校正在成为区域社会发展中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研究和开发中心,成为区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发掘和引领先锋,为“科教兴市”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大大增强了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民众建设学校的信心和决心。绍兴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建设,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绍兴市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指出“要重点发展绍兴文理学院”。 近几年来,中央、省、市各部门和领导进一步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2006年6月,绍兴市委专门在学校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委书记、市长亲率市委五套班子成员和县市领导、市有关部门领导莅临学校,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也到会。会议专题研究学校建设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在经费投入、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目前这些政策正在一一得到落实,经费也逐步到位。市委常委会在高校召开,专题研讨高校建设发展的问题,这在浙江省是前所未有的。 各县市政府、地方企业、社会民众和绍兴旅港同乡会等也用捐资助学的实际行动对学校的办学给予肯定与支持,企业和公众捐助已达1.5亿元,不仅为学校的建设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学校做 大做强、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学校在为地方政府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文化引领之际,自身也不断做大做强: 学校成功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发展至今,已拥有八大学科门类40个本科专业,设有19个二级学院,拥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校园占地面积近1,500亩,全日制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正高职称教师106人,副高职称教师近400人,硕士、博士453人,双聘院士8人。 学科建设初具规模、科研水平逐渐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2005年12月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了评估组的一致好评,成绩优良。专家们认为,作为一个办学历史不足10年的地方本科院校,这个成绩是不容易的。 (三)初步探索了一条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特色之路 作为一所新办的地方本科院校,历史积淀较浅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如何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办学新路,不仅关系学校的生存,更决定着学校的长远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办学特色日渐凸显:鲁迅研究和“越文化”研究正在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品牌;全国第一家书法本科专业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文化品牌;纺织、化工、建筑、机电等专业不断壮大,在与政企互动中逐步走向双赢;与地方经济社会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学校不仅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且也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办学实力。 “十一五”时期,学校将紧紧抓住内涵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争取地方政府的更大支持,立足绍兴,面向浙江,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将推出“提高教育质量工程”、“突出办学特色工程”、“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扩大海外合作工程”、“构建和谐校园工程”,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实现办学水平、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共生共荣。 四、结论 第一、高校主动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种职能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学的模式,高校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已从理论探索发展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实践。今天,各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高校在不断得到政府投入的同时也在不断要求增加经费,但全世界对 高校的回答是相同的:“你自己要与产业界和政府联系起来,运用你们的知识和生产新知识的能力取得效益。”政府的投入和企业的资助,必须得到回报。最好的回报就是:大学生要以尽可能多的知识,尽可能多地为经济服务,才能尽可能地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坦率地说,称之为高校的单一机构已经成为徒有其表的外壳,纯粹的学术性、教育性已成为过去。 第二、地方高校只有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求得生存、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区高校的发展不能强求统一的模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框架下,地方高校要赢得市场,必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办学优势,将学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实现与社会的共生共荣,从而充分体现办学的功能和目的。 第三、地方高校主动服务政府、社会需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与条件。首先,地方高校要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切实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使全校师生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参与科技创新视为自觉行动,坚持不断地推进教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其次,政府应建立保障地方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法律体系,依法治教,改善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再次,地方政府应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引导和激励地方高校、政府机构和社会三方的相互合作与服务;另外,地方政府应设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组织和推动高校与社会的全面合作。 参考文献: [1]享得.埃兹科维茨等编.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石鸥.解构与重组:试论大学的第三中心[m].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