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凯发网

—— 校地合作共建视野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研究 ——
何根海 张 勇

    【摘 要】:校地合作共建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力不足,校地合作共建较难有效地开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政府和高校在合作共建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地方政府应当是校地互动合作共建的主导者,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决策参与者,高校发展的有力支持者;高校应当是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者,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关键词】:地方高校;政府;合作共建;角色定位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重大教改计划项目“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校地合作共建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池州学院为分析对象”(课题编号:2008jyxm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2009 年第 9 期
    【作者简介】何根海,安徽池州学院院长、教授,安徽池州 247000,张勇,池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讲师,安徽池州 247000
    校地合作共建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长期以来,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停滞不前。 究其原因,不仅有体制的制约和认识上的问题,而且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机制尚不完善,导致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 笔者拟对地方政府和高校在合作共建中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企望引起方家关注和指正。
    一、校地合作共建对于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
    1. 校地合作共建的内涵界定。 校地合作是院校与院校地理位置所处或其他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政府、 企业等部门的合作。 校地合作不仅是高校办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办学模式。 校地合作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好院校发展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从而为地方高校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校地合作共建是确定院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的个起点,也是指导院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何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的合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发展,以献求支持,是地方高校应牢固树立的办学理念。
    本研究中探讨的“校地合作共建”中的“校”指的是“地方高校”,是指在管理体制上不隶属于院校所在地理区域的市一级政府,而是直接隶属于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财政经费和人事编制与院校所在地理区域的市一级政府无直接联系,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供给经费和人事编制的地方高等院校。 “校地合作共建”中的“地”指的是地方高校所在地理区域的市一级政府及其所属相关社会组织。
    2. 校地合作共建有利于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 校地合作共建有利于院校与地方政府整合优势资源, 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齐头并进,共建共享共益,以更高的水平完成区域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地方政府和企业拥有的资源包括资金、土地、人力、政策倾向以及行政指令调配社会资源的能力等; 高校拥有的资源包括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知识与技术、科研创新能力、科技文化体育场馆、设备和设施、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等。 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的发展需要资金、土地和政策扶持。 双方的合作共建有助于整合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既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促进高校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校地合作共建有助于地方高校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对办学特色与发展方向准确定位,面向地方经济,培育特色和优势学科,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摆脱由于缺乏区位优势而在办学经费、师资来源、学科建设、招生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校地合作共建的主要障碍分析
    尽管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建能够互惠互利, 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但长期以来,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却停滞不前。 究其原因, 不仅有体制的制约和认识上的问题, 而且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机制尚不完善,导致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建无法有效开展。
    1. 管理体制的制约。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与制约,高校在外部管理方面呈现“条块分割”的特征,在内部管理方面形成了封闭办学的特征,办学模式与学科结构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 尤其是那些位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较为封闭地区的地方高校,更是如此。 这就影响了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建。 首先,在高校的外部管理方面,高校一般直接隶属于中央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 与地方政府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高校直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在经费投入、政策扶持、考核评比等方面对其主管部门有很强的依赖性,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联度不强。 其次,高等教育还没有真正走向市场,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再次,在高校内部管理方面,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的考核与评估机制没有真正与市场经济接轨, 也没有与地方社会接轨,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不利于校地合作共建。
    2. 认识上不到位。 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对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不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共建;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也较缺乏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 一些地方政府没有真正认识到依靠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也没有真正弄清校地合作共建在培养人才、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既缺乏对高等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全面了解,也缺乏对地方高校专业研究人员研究动态的关注; 一些地方企业也没有真正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
    地方高校则往往习惯于封闭办学, 缺乏面向和服务市场经济的头脑和竞争合作的观念, 没有充分认识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些高校领导担心实施产学研合作会分散校领导和教职工的精力,会冲击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干扰学校重大科研项目的进行。 一些研究人员仍然习惯于自我封闭在“象牙塔”内,在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从事一些研究工作,热衷于发表科研论文、出版著作、成果报奖、晋升职称等,没有深入考虑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当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的实际作用,忽视了科研成果实际的应用价值,导致研究成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不高,甚至出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1]。
    3. 双向合作动力不足。 地方政府缺乏依靠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高校合作的动力不足,即使有一些合作,也往往采取“高校外迁,政府卖地”的模式,缺乏为高校提供土地、资金和政策扶持的动力。 另外,企业一般追求短期利益,不愿意在科技研发上投入。 即使是已经开展了产学研结合的企业,也往往过分追求“短平快”的项目,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和合作安排。 一些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缺乏信心, 这也是导致企业与高校合作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2]。 同时,由于受现有高等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和利益导向的影响, 高校的科研机构与教师往往热衷于纯粹的学术研究, 不愿意从事科技开发与科技服务工作,因而也缺乏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动力。
    4. 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由于认识上不到位且合作动力不足, 校地合作共建尚未形成健全的机制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具体表现在:校地合作共建的领导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导致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建缺乏有效的规划、 指导、 管理和监督;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平台尚未搭建起来,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校企合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风险投资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研究成果保密问题等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校地合作共建的政策途径还不明确,高校与地方合作共建的途径、具体步骤、政策措施等尚未明晰;校地合作共建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无法实现高校与地方的干部队伍对接、重要决策对接、发展战略对接,无法保证校地合作共建的持续性、稳定性和长久性;高校与地方的资源整合机制还存在问题,无法顺利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等等。
    三、校地合作共建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要有效解决校地合作共建中的障碍与问题, 首先应对校地合作共建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进行合理定位。 地方政府应当是校地互动合作共建的主导者、 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决策参与者、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者。
    1. 校地合作共建的主导者。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其发挥的社会功能日益明显。 但与此同时, 大学一直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以维持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 这种传统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势力,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单纯依靠大学的力量很难突破。 因此,在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中, 首先需要政府从外部提供主导性的推动力量,帮助大学走出“象牙塔”[3]。
    事实上, 西方许多国家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之所以能够形成共同生长、共同发展的关系,很大程度得益于政府的推动。如,美国在 1862 年颁布《莫里尔法案》并掀起了赠地学院运动,规定政府要向每一个州提供土地,以资助、支持和维护至少一所学院;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又在政府推动下,“使学校与所在社区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的领导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 为实现社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而努力”[4]。 因此, 在高校与地方共同发起校地合作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积极探索校地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平台,逐步明晰校地合作的政策途径,使高校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促进高校与区域社会紧密联系,在与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合作中,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发展同步推进的共赢局面。
    2. 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决策参与者。 在校地合作共建理念下, 地方政府应将区域内高校的发展作为地方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将本区域内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规划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中, 积极参与本地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定位工作,以便对高校发展给予足够的政策、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为区域内高校的战略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在地方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中, 地方政府应当参与进来,成为重要的决策参与者,配合高校对其发展定位、校园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建设、办学特色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使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相适应,为校地合作共建的深入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者。 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为区域内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本着共建共益的战略目的,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努力为高校的发展提供直接支持和帮助,如扩大办学规模所必须的土地资源和银行贷款、 校园基本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税费减免或者配套等。 其次,在高校的外部环境和内涵发展方面提供各种政策扶持。 如积极参与高校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区域社会人才队伍建设的框架,对高校人才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架构起高校与地方高新科技企业、科研院所沟通合作的桥梁,实现双方的资源、技术和人才共享,为高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提供便利;支持高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引导和资助高校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前期研发; 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科技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与地方社会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在区域文化体育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点方面,尽量考虑到为地方高校提供各种便利;加大教育的共建力度,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充分调动社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实行跨系统、跨地区、国内与国外、政府与民营多种形式的共建[5]。 再次,政府还可以利用政治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地方高校的宣传工作, 让社会公众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思路、目标、规划、发展举措、人才培养、办学特色等有全面的了解,帮助提升地方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校地合作共建中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
    在校地合作共建的理念下, 地方高校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应结合实际合理定位,发挥高校的独特优势,服务地方。
    1. 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 区域内高校是地方最大的知识产业集团,是地方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 地方高校要积极利用自己的人才、学科、信息资源优势,打破高校与地方的壁垒,主动参与到地方重大发展规划的研究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决策有针对性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具体来说,地方高校可围绕地方重要决策、热点焦点问题、中长期发展战略及地方传统产业升级、 企业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尤其针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课题和难题,做全面深入的战略研究,为地方政府及所属社会组织提供系统、合理和可行的ag凯发旗舰厅的解决方案。 高校应当有意识地发挥智囊团的作用,通过专家咨询会、项目论证会、 报告会等形式为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智力支持等等。
    2.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 首先,高校应把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带动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培育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院校发展与地方发展的合作共建。 高校应立足地方,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缘优势,把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瞄准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凝练学科和专业方向,大力发展与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和专业, 进一步突出学科和专业的地方特色,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 同时,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地方产业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地方高校的优势与特色, 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作用。 其次,高校要努力培养为地方服务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人才资源。 高校与地方政府应共同创造有利条件, 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面向地方就业, 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来[6]。 此外,地方高校还应当主动参与服务新农村和民生工程实施等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3. 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 地方高校应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 在政府搭建合作平台的基础上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形式与企业开展合作, 将高校的技术实力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在地方政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本着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的原则,高校应与地方的企业、产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建立“技术入股,联合攻关,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与企业从事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发,围绕企业核心技术进行长期的合作研究。 高校要以地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为导向,瞄准原始科技创新,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推动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原动力”。 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兴办科技产业,建设集开发研究、成果孵化和规模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基地,重点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平台,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新渠道, 形成高校优势资源与企业和市场对接的新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4. 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首先,作为文化传播中心,高校在文化建设及传承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可以担当起区域文化构建的重任,对区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着力打造区域文化的特色品牌,构建有独特魅力的区域文化和精神,利用区域文化所具有的地方性、直观性和亲切感等优势,发挥其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使地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7]。 其次,高校作为现代文化的创造中心, 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能够发挥强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高校可以整合内部学科资源和人才资源,成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针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从事一些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训、项目规划乃至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可持续的智力支持。 另外,大学与城市之间的文化资源共享对地方文化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高校和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剧院、医院、附属中学、实验研究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均可考虑校地共建共享、共管共益。 这不仅可以实现市民与大学生的文化资源共享,可有效节约资源,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而且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研究中心、咨询中心的优势, 不断推动地方文化建设, 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实现大学“引领文化”的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 吴淑娟.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08(04).
    [2] 刘 平.大力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 为上海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c]//张家华.相约张江.浦东论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3] 蒲 蕊.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4] 葛守勤,周式中.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5] 罗国荣,罗 秀.校地互动 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09).
    [6] 白旭东,李 滨.高校服务地方的思路及对策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7] 梁发祥.区域独有高校与所在区域社会互动发展初探[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