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

>> 返回ag凯发旗舰厅首页

 

 

高校创业教育的要素分析

——基于课程体系的维度
张宏喜
(安徽科技学院高教研究所  安徽凤阳  233100)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使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必要, 高校要从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类型体系三个方面入手, 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校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本文系安徽科技学院 2008-2009 年度思政课题“创业教育要素分析”的研究成果。

文章摘自:人力资源管理 高等教育工程    2010年第4期

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高等学校必须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 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 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及教学管理模式等的综合体现。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整合实现。

1 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因此要踏实推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型个性,使受教育者具有基本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具体说来, 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树立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主要包括创业需要、动机、信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自我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社会意识。通过创业教育,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使青年学生切实感受到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起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1.2 培养创业心理品质

创业心理品质主要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外向性、合作性等。高校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培养上述创业心理品质,要把坚定的意志力和积极的心态作为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的起点和重点。

1.3 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危机驾驭能力。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创业能力是影响活动方式、效率和结果的直接操作因素,因此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点。

1.4 形成创业知识结构

创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知识。在创业知识的传授中,重点是使学生形成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树立主动性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观念,以及善于扩大知识视野和灵活运用各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2 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2)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3)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此, 高校必须通过各种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观念, 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放于中心地位,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展开,把学生培养成视野开阔、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必须使学生对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并基本上掌握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 创业教育课程的类型体系

依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国内外高校已有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看,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类、创业体验类和隐性类创业课程五种类型,前四种属于显性课程。

3.1 创业意识类课程

创业意识类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创新思维、创意激发、创造力开发、信息搜索、商业机会判断力、机会评估等。通过这些授课内容的设计,不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之内化成人格、气质和修养,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形成对“创业”的价值认识。

3.2 创业知识类课程

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艺术学以及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是创业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创业相关知识类的课程主要学习创新战略、组织设计、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电子商务、税务制度、知识产权、合同与交易、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等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3.3 创业能力素质类课程

创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专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的基本生活手段;经营管理能力是一种人、财、物、时间、空间的合理组合、科学运筹和优化配置的心理能量的显示,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创业能力;综合性能力包括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 收集、处理加工、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适应变化、驾驭变化的能力,非常规性的决策和用人的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等等。

创业能力类课程主要学习将创意发展成创业流程、新公司的建立开办、信息搜索与处理、团队组织、应变能力、管理沟通、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相关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创业的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

3.4 创业体验类课程

创业教育决不是空洞说教和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授,而必须注重有关内容的体验,因此,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有关创业的实务操作,应该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创业体验类的课程主要学习商业机会选择、制定商业计划书、资本筹集、创业竞赛、组织创业团队、创业企业的建立、创业经验的积累、危机管理等内容。

3.5 隐性类创业课程

隐性课程作为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隐式性和持久性特征。高校通过显性课程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通过隐性课程向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及创新能力体系,可以在无形中放大其在创业教育中能力的发挥效度。
    在高校,隐性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可以有机融合为隐性创业教育课程,其构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隐藏在显性创业教育教学形态中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2)隐藏在创业教育课程活动形态中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3)隐藏在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

总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重构而不是解构。相对于目前高校的课程体系,它更倾向于一种融入式的整合,而不是一种嵌入式的叠加,同时,创业教育它本身也就是素质教育,不能游离于本科教育体系之外,而是其内涵的延伸。

参考文献

[1] 向东春.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南京:中南大学.2004,(2).

[2]  谭菊华,韩桥生,邱东升.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3).

[3]  尚恒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