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
执政之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营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是执政党的执政之基。正确处理公民社会的构建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步伐,完善宪政巩固国家政权,既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党在新时期的攻坚课题。
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气质。因为价值观是公民社会的一种深层信念系统,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十八大所提出的“三个倡导”,既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又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指引,令人耳目一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理想和追求。其中,人们对国家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特色,可以说从传统到现代,均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意义。民主和文明,同样是近百年来人民大众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既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天下”的文化要素,又凸显出极具特色的当代人文价值。
和谐之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指出,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公民权利监督和制约国家权力。如何实现这种服务和制约监督,就需要我们的执政党有一个明确的价值目标。回溯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改革开放给“板结化”的社会以松动的空间,激发出社会的巨大活力。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也纷至沓来。在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
事实证明,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础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难以保证国家的富强和谐,也无法保障个人的诚信敬业。因为,一个社会的基础活力,乃至于公民群体的无限创造力,都有赖于一个相对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自由。因此,改革开放首先始自对公民自由的尊重:破除僵化教条的社会经济模式,认可社会公民的合理选择,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不反映了这一思路的产生、发展与沿革过程。进一步,从对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也从多个侧面激发出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相往。对于自由的保障,更让整个社会群体的创造力与拼搏活力迸发出来。
事实上,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平等,已经不是昔日物质贫乏时代的某种原始平等,而是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生产力获得相当发展,社会物质生活相当丰富,人们的道德境界同时获得相当大提高基础上的一种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平等,也是社会法制意义上的平等,或者说是需要社会法治来保障的一种平等……类似意义上的平等,才够得上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危机与转机交错出现,社会矛盾与发展机会并存,我们所面临的各类矛盾与社会问题较之以往将更为复杂和突出,执政过程中所需要兼顾的方面也许会更多,相应难度也将显得更为扩大。凡此,都将使维护社会公正等问题显得更加现实。正因为如此,在十八大报告的其他章节,专门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和谐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发展之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要保证公民权利的尽善尽美实现,必须在社会价值观层面有所期许和追求。而价值观的主体,说到底还是社会个人的聚合,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总体而言,“三个倡导”涉及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在这里,个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成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统领,由此贯穿了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
“三个倡导”使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具体化,可以说是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一种具体阐释。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他两个倡导的基础,是公民应该努力践行的道德规范。上述8个字本身,又对我们每个社会公民提出了新要求。例如友善一词,是涉及人与人关系的一种道德要求,它是一种具有基础性的价值观。
总之,全面准确地理解十八大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根本前提。(作者王瑞军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