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应以思想为主技术为辅
经济学是人们研究经济活动的一门学问,而经济学论文则是展示经济活动中诸种问题的有效方式。从答疑解惑的角度看,经济学论文不仅需要回答现实中人们对于经济活动产生的疑问,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经济活动行为方面给予人们以深刻的思想性指导。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论文主要是出思想、出观点,而数学模型和计量统计技术则是支撑这些思想、观点的重要工具。可如今的经济学论文写作过多地重视数学模型和计量统计技术,忽视了经济学作为一门学问的思想性、指导性,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纠偏。
造成经济学论文中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新古典综合学派强化了微观和宏观经济理论的精确数学语言表述行为,从而刺激了经济学的数学化或形式化研究进程,这一行为的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的基础》;二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理性预期革命”,卢卡斯等人用经验数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数学计量统计分析,从而证明了凯恩斯主义中的一些理论观点是经不起实证检验的,此后通过数据分析来证明或否定某种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另外,导致这种局面的技术条件是大量软件的应用特别是统计软件包的开发应用,使得经济研究中的许多复杂数量关系通过敲电脑键盘就可以方便地获得数值解,进而加深了人们对于数学和计算技术的“迷恋”。
从现实解释力来看,经济学作为一门解释的学问,主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经济现象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例如供给、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二是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或性质,例如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为什么会增加。传统观点认为,解释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庸俗经济学的做法。事实上,经济学无论是作为一门致用的科学,还是作为一门解释的科学,都不能回避对经济现象以及经济现象之间的种种联系的分析。但是,对经济现象之间复杂联系的分析,并不是经济学研究的全部,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失去对于这一问题的把握,必然造成经济学研究的偏向。
众所周知,对现象原因的探究是科学研究的目的。经济学研究中,对于经济活动各种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把握,最多只是浅层次的现象级因果关系认识;而对于经济现象与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之间深层次因果关系的把握和解释,才是对经济学的本质理解。对前一类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和计量方法来解释或揭示。但要揭示后一类关系,显然数学和计量方法研究就逊色不少。因为经济现象与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之间,是内在性的、复杂的、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只有通过缜密的逻辑演绎与抽象的思想综合分析,才能够深入把握。例如,价格与供给、需求的关系很容易通过数学和计量方法来描述,但是影响这些因素的人,即人(供给者和需求者)的行为动机联系无疑是复杂的,数学和计量方法目前还无法准确地刻画和解释这些关系。
可见,数学和计量方法只是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对于解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浅层次因果关系是有效的,甚至在不少情况下是精确的。马歇尔曾认为,数学方法有助于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述经济学推理的某些一般关系和某些简短的过程,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推理有助于发现经济学真理,但是经济学研究主要还是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因此,“经济学家需要有三种重大的智力:就是直觉、想象和推理,其中最主要的是想象力”,从而使他可以探索表面现象下面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可能导致的结果。
而数学和计量方法,无法替代人们对于现象背后的一些非客观性因素的抽象分析和逻辑推理。众所周知,凯恩斯在进入经济学殿堂之前是剑桥大学数学专业的高材生,但他不十分相信数学方法和那时刚刚兴起的数理经济学对于经济学研究的有用性,他认为公式化和形式化难以揭示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的性质。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的基础》一书中,他说:“我自己对数学的兴趣是第二位的,并且是附属于我对经济学的兴趣的。”
由此可知,那些爱好用数学和统计软件包来指导我们找出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甚至笃信这种“绝对精确”估算出某个重要因变量的精确数值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人们,只能停留于精致地解释经济现象的浅层次阶段。数学和统计软件包不可能代替我们的大脑,不可能为我们创造诠释经济现象的经济学理论,更不用说为我们构造出一套解释人类经济行为的经济学思想体系了。至于要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因果关系,还得依靠我们自己的大脑思维,依靠我们对于经济活动的深刻理解和感知,依靠我们源于实践的理论理性的思想自觉。(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破除影响经济学论文思想性的机制障碍
一篇合格的经济学论文应该给人以启迪,给经济运行以解释和管理建议,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观,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应该推动经济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进步。但近年来,国内经济管理类杂志刊发的文章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倾向,即数理模型和计量模型的技术性文章刊发较多,对于经济活动机制、作用机理分析的思想性文章相对少了。
现实中,缺乏调查研究、缺乏辩证逻辑、满足于模仿国外模型的计量分析,依据某种假设情况得出对现实问题的政策建议或解决办法,技术倾向强、思想性弱的经济学论文比比皆是。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数理分析多,理论、历史、社会逻辑分析少的论文,一般人看不懂,即便能够勉强看懂的文章又缺乏启发性。这种在思想上盲目追捧外国数据分析模型,片面理解经济活动规律,忽视对经济问题的理论理性分析的论文,严重影响了我们对于自身经济发展态势和发展问题的理解,对国家整体经济研究造成了阻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市场经济行为角度看,经济学论文是人们理解现实经济行为活动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然而,参与经济活动并不等于实际从事经济活动,这就需要相当多的经济行为分析者来扮演解读经济行为活动的角色,经济学论文在这一意义上将发挥重要的功能。但在市场条件下的经济学论文发表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市场行为。在市场经济的逻辑里,经济学论文写作就成为了一种市场行为,如何最快满足市场需求才是论文写作的中心,至于论文本身的思想性,在没有成为市场需求之前是不会引起注意的。
从出版单位的市场导向(即利益导向)角度看,出版单位会接纳大量广告,以广告收入维持出版单位收益,而广告的受众与学术杂志和经济管理专业杂志的读者是有差别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杂志的学术性和思想性,甚至技术性也会受到限制。加之经济利益驱使,一些杂志为收取“版面费”而发表低水平的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技术化经济学论文的写作相比于思想性论文的写作,在创造程度上显然后者更为困难。一些“人情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论文的质量。
从写作行为角度看,一些作者出于评职称的要求,不得不在一段时期内、在一定等级范围的杂志上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在这样有限的条件下写出真正思想性强、技术性适当的创新性论文谈何容易!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大多数作者会用最方便的办法写一些技术性的文章,即找一些公开发表的数据,拿来国外的一些计量模型和计量技术,直接套用或稍加改动,这样的写作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当前经济学论文的思想性。当然,从我国的经济学论文作者队伍来看,50岁以下的作者中,有相当一批留学归国者,他们在国外所做的经济学研究训练,多属于技术性的,因此回国后所写的经济学论文也多为技术性较强的。所以,他们所写的和所发表的经济学论文技术性强于思想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从经济学论文写作和发表的个人目的角度看,当前呈现出了一种追“名”逐“利”的风潮。追“名”,简单的说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和地位,提高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逐“利”,则是争取稿费、奖金、评职称、完成科研任务、申请研究项目和经费等。当然,也不排除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与别人共享,为满足自己的研究兴趣看成果或观点可否得到社会承认,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及一些研究生为达到有关要求争取获得学位而不得不做的情况。
鉴于经济学论文存在的上述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当适时改革相关规章制度。比如,国家可以通过重点支持一些期刊,明确期刊的学术目标定位,打造有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平台,从而消减期刊因商业利益追逐所引发的对于学术传播的影响,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工作,可以说为此开了个好头。从学术期刊自身来讲,可以多进行学术交流,发挥各自特色,培养和发掘更多兼顾思想性、学术性和技术性的论文,并予以发表。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评价引导机制,即时纠偏学术评价中不合理和不适当之处,使我们的学术事业健康茁壮成长,尽最大可能为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经济科学》编委、北京大学教授)
以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促成论文思想的丰富性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究竟是探寻经济规律还是为了提升经济学的“科学”地位,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学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数理技术只是可行方法之一。在明确了这一点的前提下,任何方法的意义都归于一点,即最终都要促成经济学科的思想性生成。
研究任何经济理论必须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实际就是在经济学的现象逐渐达到本质的过程中人们所借助的工具及途径,以及借助这些工具及途径的表现形式。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就在于使用这些研究方法去探索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从而解决经济社会的各种矛盾及问题。但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关于经济学的科学地位问题。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经济理论重技术、重数量的理论认识根源。
一些国内学者照搬西方模式,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数理化趋向是与国际接轨的趋向,于是纷纷将其运用于国内的经济学期刊、学位论文乃至经济学其他方面的研究中。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当前经济学研究重数理的趋势在历史上并非是主导,古典主义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等运用数理方法的内容就很少。直到边际学派出现,经济学研究中才大量运用数理方法。而当前西方不少经济学研究,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实际上也不是单一重视数理方法,他们更多是采用嫁接法、融合法、综合法。奥哈诺、缪尔达尔及格鲁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与旧制度主义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融合。
在国内,许多学者在经济学研究中也反对数理化趋势,并不认为数理方法是经济学研究中的唯一方法。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孙冶方还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体—抽象的研究方法”与“抽象—具体的叙述方法”称为“脱衣法”和“穿衣法”。学者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种类比西方经济学更丰富,多角度地揭示了经济规律,并且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还包容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方法。同时,他们批评了西方经济学及当前的经济研究中运用假设前提法及数理模型法是为了使经济理论更为科学的观点,并认为证明经济理论科学性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而方法只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及途径,不能代表理论是否具有正确性,数理研究方法运用尤其如此;经济现象纷繁复杂,不同问题的解决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数理方法只是经济研究中众多方法的一种,不能替代一切科学研究的方法。
通常来说,经济学研究方法被用于两种相反的研究途径。一是用来表明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用来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我们不否定西方学界运用数理技术等所谓“科学方法”形成的科学,但也不能否定不运用数理技术等“非科学方法”形成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认识的科学。试想,为人类造福几千年的医学、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等,由于数理技术运用不多甚至完全不运用的学科难道不是科学吗?如果不是,那么世界上仅仅存在只用数理技术形成的科学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否运用数理技术,只要是通过合理的方法得到正确认识的学科体系,都应该视为科学。
以上述为基础,可以看出经济学的方法论是与其科学性联系在一起的,而“科学”不论是否通过科学或非科学的方法获得,都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这种正确认识必然要通过思想,特别是正确的思想表现出来,从而才能最终表现出思想性。无论何种方法都应该反映或促使经济学思想性的形成。正确使用方法,才可以正确形成科学,否则只会破坏经济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思想性。
为此,我认为,经济学方法与经济学的思想性之关系是:经济学的方法不能代替或等同于经济学的思想性,可以用其表达及促成经济学的思想性,与此同时,经济学的思想性也是由多种经济学方法来表达及促成的。这是因为:其一,经济学的方法与经济学的思想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经济学的方法是探究经济现象的途径与手段,经济学的思想则是该学科要表达的经济概念、范畴、原则、原理、结论等认识方面的内容。其二,经济学的思想性必须要靠一定的方法来促成及表达。例如,通过抽象法形成经济学的概念;通过数学法、归纳法、推演法等形成经济学的结论;通过逻辑方法确立经济学的原则;通过综合法形成经济学的原理;等等。其三,由于经济现象关系复杂,经济学思想层出不穷,任何方法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得到运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任何一种经济学的方法,都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解决特定的经济学问题,形成特定的经济学思想。可以说,丰富的经济学思想,需要多种经济学方法来形成,反过来也可以说,多种经济学方法才能促成或形成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经济学家》编辑部主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