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江海交融”
专家研讨认为两者在立意和语言等方面可互相借鉴
(记者吴越)多年前,作家余华第一次“触网”,某家通信移动运营商力邀他把《活着》和《兄弟》的电子书凯发网的版权授予该公司的阅读网站。一年后,余华收到结算的版税只有几千元。好奇之下,余华登录那家网站搜寻自己的作品,发现被归为“都市言情”类。“《兄弟》勉强可以说是小镇上的爱恨情仇,《活着》实在算不上都市言情吧。”余华只能苦笑。昨天在沪举行的“传统文学的网络化生存”论坛上,他与人分享这个故事,断定移动阅读“不欢迎”传统作家。
但余华的结论不一定准确。同样是余华作品电子版,在《收获》杂志最近开张的电子商铺上,每本标价1元,开售首周就卖得2000元。火爆程度让余华吃惊。由此可知,传统文学在网络空间并非无法生存,而是要找到受众。
昨天正式上线的华语文学网就是这样一家试水传统文学网络传播的大型文学内容数字平台。在这家网站上你可以读到王安忆、叶辛、孙颙、赵丽宏、孙甘露、王小鹰、竹林、金宇澄、沈善增等上海作家的作品,还能在线阅读《收获》增刊、《上海文学》、《萌芽》增刊、《江南》等文学杂志;首批授权入驻的还有苏童、余华、格非、马原、荆歌、杨争光、艾伟、笛安等数十位国内著名作家,以及聂华苓、卢新华、虹影、陈谦、张翎、陈河、施叔青等海外及台港著名作家。
此前,由于大量优质文化未能借助科技力量有效进入信息消费的主渠道,有人用“三低”来描绘网络文学阅读群体: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论坛上,《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介绍了《收获》主动“上网”的策略:分别由专人负责微博传播、微信传播、亚马逊平台合作和电子商铺销售。程永新说:“这几年来,只要和网络有关系的,我们都会去研究,对网络文学的了解也在一步步深入。在传播方式上,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正发生越来越频密的交集。”
在内容上,程永新感觉两者关系也不是那么疏离。《收获》发表过很多网络作家的小说。“网络文学当中虽然有不少立意不高、冗长杂乱的作品,但网络小说讲故事的能力也可以为严肃作家所借鉴。反过来,网络文学应该向传统文学经典学一学语言的讲究和精神高度的追求。”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平持同样观点。“用载体定义文学是很离谱的,不可能说有甲骨文文学或者竹简文学。把文学分为‘我们’和‘他们’,这种二元对立没有意义。”
余华幽默地说:“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说没什么区别,都是在电脑上写,我写完了发邮件给杂志编辑,网络作者写完了发给网站编辑,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