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教专题研究参考》集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凯发网

2013年《高教专题研究参考》集萃
新时期高等教育以协同创新为契机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  马德秀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积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这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勇担重任,有大作为。
    协同创新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贡献力度明显加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显著增强。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最关键时期,十八大又提出了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目标,这对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实施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当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竞争的新形势相比,大学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一方面,高校科研组织模式还处于相对封闭、分散的状态,服务社会的形式一般还停留在把校内成果“推销”出去的学科导向模式,成果转化能力明显不足,还不能够很好地对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高校的科研创新只有与产业的重大需求相结合,才能爆发出无穷潜力。面对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推动并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下大决心将过去主要以学院、系、课题组为主的科研组织模式向跨学院、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整合的转变,形成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充分整合、集聚。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较为单一,与产业界的实质性互动还很不够,还不能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多方面人才的要求。来自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表明,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25%的印度毕业生做得到这一点,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却只有10%。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必须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导向,牢牢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大产业工程、科技创新工程的需求这个学科建设最强大的推动力,抓住实践这个创新人才成长的最关键环节,建立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机制。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强化人才、学科、科研的协同创新,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意义重大。
    协同创新要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突破
    协同创新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更注重组织创新,其实质是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充分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推进协同创新,关键是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突破高校内部以及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协同的动力机制。形成相互协作的意愿是推进协同创新的基础。追求卓越,在本领域、本学科、本行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引领者,是协同创新中心各主体之间共同的意愿与目标,也是支撑协同创新的动力所在。但事实上,协同创新中心各成员单位之间,很可能原本长期处于竞争之中。要形成可持续的合作意愿,确立宏大的协同目标是推进协同创新的前提。这个目标应是单方难以实现,并充分体现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易于实现各自的优势叠加或互补。
    协同的运行机制。要实现协同创新的可持续,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发展理念为指引,构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对于高校自身而言,要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类型创新需要的科研组织,重点建设“问题导向”的大型综合实验室和跨学科研究中心,以更好地适应协同创新的需求。从组织结构上讲,要建立协同单位之间人财物的合理流动与调配机制,应围绕协同目标的实现,在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
    协同的沟通机制。在长期分散、封闭、孤立的惯性思维和实体运作下,要推进协同创新,需要克服的困难非常多,且往往不是资金投入能够解决的。牵头单位与协作单位之间要建立畅通的交流机制,要找到一个最合适最有能力最有眼光的牵头单位和领军人物,善于调解互相冲突的各种力量、利益和诉求,把原本的相互竞争关系转变为协作关系,把各单位单方面的优势整合为集体的优势,最终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多模式协同创新可推动多方互动共赢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积极整合校内外、国内外的创新资源,努力形成多模式协同创新、多方互动共赢的格局。
    一是以人才、项目、基地为载体,全面深化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比如,交大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与相关企业开展重大项目合作与技术攻关,在飞机发动机核心部件研发与产业化、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轻质高强新材料、智能电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二是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不断开拓校地区域协同创新。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全新的体制机制,组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发共同体。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依托高校学科人才优势,紧密对接当地产业升级和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打造形成了集研究智库、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基地等为一体的校地合作平台。
    三是以学科交叉和创新资源共享为纽带,大力加强校校、校院协同创新。由上海交大牵头,联合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成立了包括“中国激光聚变科学与应用”、“未来媒体网络”、“同步辐射医学应用研究”等3家协同创新中心,参与组建“民用航空复合材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12家协同创新中心,涉及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文化传承等四大领域。
    四是积极吸引国际一流的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构建国际教学与科研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上海交大与新加坡合作开展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基础研究,深化国际合作科研,推动国际联合研发基地建设。交大通过协同创新,形成了若干支国家认可、世界水平、设施先进齐全、核心队伍形成规模且稳定的科研团队,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良性结合、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需要说明,高校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并不是矛盾的。面向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从科学上解释和技术上解决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在其中发现和凝练出制约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共同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不仅能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实实在在的业绩,而且能够在若干方面引领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
 
————网站导航————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凯发网 copyright@2013 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