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教专题研究参考》集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凯发网

2013年《高教专题研究参考》集萃
“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董存田 潘瑜 李德方 赵贤德
    【摘要】““学分银行”是学分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学生的“客户”身份得到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地位更加明确,具有灵活、多样和容易进入时间和空间的优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在一些地区、学校、社区和企业,积极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学分银行”的推行需要对传统教育模式作较大范围的改革,它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服务,创建学习型社会,并推动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学分银行;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终身教育;教育“立交桥”;学习型社会
    【作者简介】董存田,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常州213001);潘瑜,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常州 213001);李德方,江苏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南京 210032);赵贤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常州 213001)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2期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jyd025)及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分银行’制度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1jsjg045)的阶段性成果。
    一、“学分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多个国家实施的结果表明,“学分银行”使学生的学习乐趣大大增加,信心及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从而使学校整体学习效率与成绩大大提高,并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认为,终身教育应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该具有灵活多样和容易进入时间和空间的优点。
    (一)以人为本,客户至上
    “学分银行”制度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改善,学生的“客户”身份得到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地位更加明确。“选课制”是“学分银行”的内核和灵魂,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其他因素,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修课方式、每学期修读课程门数等。在这种机制下,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也有机会试错和修正,有利于他们追求个性目标,调动学习成才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选择先学什么、先考什么,学分累计、零存整取、工学两便,弥补了正规教育的容量限制,提供了更多平等的教育机会;学生获得了对学校、专业和教师的监督权和否决权,学校将以为购买者———学生提供足量质优的“物品”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教师也必须为赢得选择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动机;学生获得进出大学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可以在学习途中转“专业”,转“学校”,在学习进度上给予学生更大的弹性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有权选择自己喜好的学习方式,高校和自学考试之间“学分”互认,职业资格证书和课程考试之间互相替代。由此看来,构建不同级别的学分通兑和折算系统,保障不同的教育形式、不同的区域和学校间的学分互认,是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关键。显然,构建这样一个系统,除了计分、认定、兑换、成本等技术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相对丰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质量信誉体系的建立等等。
    当然,以人为本并不等于“人”的权力无限,权利与义务对等,权利的行使合规,毕竟是通用原则。在“学分银行”制度下,学生必须学会自主设计自己的人生或懂得如何求得帮助;学生必须学做“顾客”的规则,运用好“银行”机制,自主安排时间、选择对象、计算支出等等;学生也将接受更加规范的、标准的、严格的考试或评价机制;学生也必须培养出自己的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在一种诚信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应考。
    (二)灵活弹性,提高效率
    “学分银行”的推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自由学习。这就意味着可能存在一部分学生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毕业、中途就业或者是延期毕业。“学分银行”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需要边实践边学习的特点,同时,“学分银行”为贫困学生半工半读创造了条件,为在职人员“间歇性”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学完一门功课,可将拿到的学分存入“银行”,工作几年回来后可以继续学习,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已经修过的课程可以直接承认,不必重修,累积到规定学分总数后即可“支取”相应学历。因此,要把学生在教育计划之外的某些努力结果折合成有效学分,实现“学分通兑”。
    有人担心,在我国实施学分制甚或“学分银行”制度条件不具备,原因是资源不足。其实不然,“学分银行”制度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一,由于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言而喻;第二,各学校之间,各类教育机构的学分互认,能降低重复设课、开课、考试的几率,节约时间成本,节省教学资源;第三,学分认定,引发社会力量、行业和企业等参与教育事业,激发学习者自学,丰富教育资源。笔者坚信,像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一样,“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当然“,学分银行”制度也将使得教育系统内那些质量、效率低下的“落后产能”或被迫升级,或遭到淘汰,何乐而不为?
    (三)通市场网,建立交桥
    “学分银行”将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促成教育“市场”开放。“学分银行”制度会导致生源多元化(全日制、非全日制;应届生,在校生,在职生;一线工人、农民和各类从业人员;青年、中年或老年人;由团体组织参加或个人自主参加等)与学制的多元化(全日制、非全日制;夜大、函授,网络、周末或自学;学历、套餐或个别科目等)。在扩大学习机会的基础上,学分银行制连接了多样的教育体制,激起人们的学习欲望,为具有学习能力并渴望实现自己理想的任何社会成员提供终生修业与获取文凭的机会。
    “学分银行”的构建能实现各高等学校、不同层次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各级别“学分银行”之间学分的通兑,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沟通的平台,使各类教育沟通衔接。也可整合学校、人力资源开发机构、社区和企业的教育资源,逐步建立终身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其条件是科学的人才观,改学历崇拜为学问崇拜的社会风气,完善的人力资源评价政策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学分管理技术。
    二“、学分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西方国家多年前开始实行“学分制”,随后这一制度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不断得以发扬光大。20 世纪末以来,随着越来越灵活、越人性化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实践,源于西方的学分制的实现形式也处于不断的创新中。学分(credits)是学生获得各种证书、学位的依据,也是学生转专业、转学校通用的“货币”。英国于 1998 年发表了《学习时代》绿皮书,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户、成立产业大学、提高基本技能、进行资格改革、开展工作场所学习以及地区合作等教育教学管理新举措,学分银行”制度开始在西方推行。到200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学习与技能法》,以积极推进终身学习、提升国家人力资源竟争力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个人学习账户制度,到 2001 年 10 月,就有250万人在学习账户中心注册学习。美国由于学分制度运用得较早,不仅完成了社区学院、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学分转换,也建立了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分互认制度,基本已解决了“学分银行”制度必须的学分街接的问题。[1]近年来,基于全球化的压力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欧洲各国采取一致行动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竞争力,为此建立了欧洲学分互认系统,承认学生在欧洲不同大学所获得的学分,其最终目标是到2010 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通过采用“学分银行”制度,实现欧洲区域学位制度的灵活性,允许学生在任何时间、以不同背景入校,提高学位和学历。“把学生带到欧洲,把欧洲带给学生”是欧洲学分互认系统的主要精神。[2]在亚洲,韩国教育开发院 1995 年正式提出“学分银行制”,1996 年 2 月,韩国教育开发院正式提出了“学分银行”制度具体实行的方案与实施范围,其“学分银行”制学位授予式分别由教育人力资源部和大学进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到 2007 年,韩国通过“学分银行”制的方式获得教育人力资源部学位的达到 71603人,获得大学学位的达到 5230 人。[3]中国近年来也在积极试点“学分银行”制度,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以完善现行高等教育体系的招生考试制度。目前在一些地区、学校、社区和企业,这项制度已经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和有形的成果。显然,高等教育在“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中起着引领与中坚作用。
    为什么在世纪之交之时“学分银行”制度纷纷出笼并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呢。这显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密切关系。据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披露: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时,大多数国家也都在扩招,特别是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国家纷纷迈入“普及化”阶段,我国扩招后毛入学率(从1999 年的 9.8%增长至 2009 年的 24.2)在世界上的排位仅上升了10 位[4]。可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而教育又必须满足更多人接受教育的多种动机和多样形式的需要,“学分银行”制度应运而生。
    三“、学分银行”制度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分析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探索实施学分制。2005 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强调全面实行学分制度和建立我国“学分银行”,2006 年又作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进行“学分银行”试点的安排。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写入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条目,在教育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的 6 个试点项目中包括“学分银行”制度,拟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在一些地方,“学分银行”制度已经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和有形的成果。
    (一)政府主导
    上海市率先在成人教育上试行学分互认,并设立“学分银行”推进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开放大学的建设。[5]《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草案)》,规定,上海市将逐步建立终身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上海市也正筹建全国首个“上海开放大学”,通过整合各类成人教育与培训资源,建立市民“学分银行”等形式,学分甚至转换成研究生学历。此后,成人高考或将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宽进严出的入学制。2011年 1 月,“学分银行”计划已迎来 252 名新生,这种“上课不离厂,学习不离岗”的特色,充分考虑到了企业职工的工作、学习实际,让成人教育面对的学习时间与空间问题迎刃而解;浙江慈溪市则成立了市民“学分银行”,并创立了市民“学分银行”管理新模式,即以数字化存储、认证、消费为主要手段,实现个人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信息储存、学分认证、学分兑换、学分消费、学习信用管理。[6]市民可以通过网上注册和到各社区学习点领取市民学习卡两种途径获得“学籍”,建立网上个人学习账户,并获得相应的“学分银行”个人学分累积功能;江苏省的“学分银行”方案已于2010年上报教育部,其“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累积学分制度,它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也将是弹性的;福建省出台的《2009年福建省终身教育工作要点》则规定,福建省终身教育将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和“课程超市”,学习者可随时随地自主在网上选择课程学习,累计学分达标后便可申请单科结业证书或网络教育学历文凭。
    (二)企业主导
    “学分银行”制度在企业中主要面向职工的在岗培训及个人发展等继续学习要求,如燕山石化公司实施的“学分银行”计划,即以在岗职工为主要培养对象,以贴近企业需求、贴近岗位需求、贴近职工自身发展需求为宗旨开展灵活多样的在职培训与学习,其一线操作工人,将利用2-5 年的业余时间,参加成人大专班的学习,学分积累达到要求即可毕业拿到大专文凭 。[7]该项目由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和燕山石化共同组织实施。项目的实施由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提供全程教学管理服务和基础课教师,由燕山石化提供项目所需的教学实验基地、实训设施和“双师”型技术人员。
    (三)社区主导
    社区主导的“学分银行”制度则主要面向社区居民的个人继续学习要求。如北京市丰台区开阳里第四社区推出“学分银行”,其辖区居民可将在各类学习或比赛中挣到的学分累计存入该“银行”自己的个人帐户上,并可根据学分情况领取各类奖品。居民可从学习考勤、成绩、结语、加分项目等方面挣取“学分”,并随时将其计入“账户”。[8]社区“学分银行”课程设置主要以提升居民综合素质为主导方向,居民可以家庭或个人身份报名学习,其中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等理论课及广播体操等体锻课为必修课,合唱、舞蹈、绘画、手工制作等为选修课。这种“学分银行”制度使居民不仅积累学习成绩,还通过做广播操等体育锻炼活动积累了健康,并有机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四)学校主导
    目前许多高校内部也已开始探索在各种人才培养方案中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鉴于高职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因而耽误了部分选修课的学习这一实际,试行把类似企业顶岗实习等非正式课程成绩计入学分,即通过运用“学分银行”制度,将诸如学生顶岗实习,在各种课程竞赛、技能竞赛中获奖或者考取各种技能证书等非正式专业学习成果,转换为相应的学分奖励。
    还有一种探索兄弟院校之间、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之间建立学分转移的方式。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已与云南大学、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等达成协议,合作院校承认远程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学员在清华大学所修学分,为学员提供多元化出口,共同解决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问题。上海华浦教育集团与同济大学合作启动“学分银行”项目,是高校与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的全新模式。参加职业培训课程的学员可按规定将课程积累学分折算成同济相应学历毕业所需的有效学分。
    笔者等从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性质、定位和特色出发,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进行了“学分银行”制度的不懈探索,按照“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9]进行了拓展学分、学分替代、学分抵顶、学分借贷、综合绩点等制度设计,[10]并辅之以三导制度、学业预警等保障措施,在三个方面创新:一是就“存储”而言,变“限额”存储为“超额”存储,在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中较难做到弹性学制(尤其是提前毕业) 的情况下,实施“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在时间限定的前提下获得更多拓展学分。二是就汇兑而言,实施了“客户”的分类管理,对动机好、信誉高者,通过替代、抵顶、借贷,给予最大限度的“盈利”空间;对于有动机、少规划者,提供拓展模块,辅以导师制,帮助他做出“经营”选择;对于缺动机、无目标者,通过三导制度,预警制度,实施督导、监控,提醒其认准底线“,减亏增效”。三是就折算而言,通过替代、抵顶、综合绩点,建立了全面系统的“资产评估”机制,让“盈”处有显现,“亏”处能补偿,其结果也成为“客户”指南。学校实施“学分银行”制度以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著提高,一半以上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科技、实践、文体等活动,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同时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好的学生脱颖而出,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逐年提升。
    四“、学分银行”制度的前瞻
    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高等教育的使命不言而喻。“学分银行”制度为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提供了一个实现跃升的有效路径,它的有效实施,无疑将对改进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给予巨大的推动力。
    (一)推进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层次上的公平性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学分银行”体系提供的无条件入学,无时间、空间限制等,不仅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和运行的基础,真正将公平性落到了实处。
    (二)改进教育服务
    “学分银行”运行需要有效的服务,建立“学分银行”体系内教育机构学分互认、等值制度;建立开放性的学分积累、开放性的申请学历证书和学位制度;建立自由选择学历证书、学位证书颁发机构的开放制度。为每一个社会成员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提高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不断完善自身、提高素养创造机会。
    (三)创建学习型社会
    教育的终身性必定成为“学分银行”体系运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并贯穿于“学分银行”运行的全过程之中。“学分银行”制度提供终身学习的开放环境,满足社会每一个成员多样化的、永无止境的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四)推动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改革
    “学分银行”制度使得教育的层次和等级变得模糊了,为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之间搭起了一个平等的平台。在基于全社会的“学分银行”体系中,高等教育既不可置身其外,更不可居高临下,既要放下身段,又要担当责任。首先,高等教育要运用好以“学分银行”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学业管理制度优势,推进自身改革,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与其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效互动,积极开放,盘活资源,服务社会,着力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作为在教育系统中占有资源多,拥有竞争优势的一员,充分发挥道德的力量,运用管理的优势,贡献服务的样板。
    综上所述,“学分银行”制度在我国还处于滥觞阶段,对于“学分银行”制度所面临的困难必须有充分的估计,但更应看到的是它的光明前景,进而攻坚克难,以期在推动教育模式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据此,为充分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增强综合国力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戴维拉伯雷 . 复杂结构造就的自主成长:美国高等教育崛起的原因[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3):24-29.
    [2]张倩.中外高校区域合作及学分互认比较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5):7-8.
    [3]覃兵,胡蓉.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12):67-70.
    [4]张力.认清高等教育改革的新阶段新指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4-6.
    [5]杨黎明.关于创建上海市“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9,(6):4-9.[6]陈醉,陆和杰,孙云东.学习积分“零存整取”计划”[n].浙江日报,2009-11-9
    [7]庞艳民.燕山石化试行“学分银行计划”[n].中国石化报,2007-5-23(3).
    [8]张淑玲.社区建“学分银行”鼓励学习计划”[n].京华时报,2010-11-9.
    [9]董存田.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系统,为成就人力资源强省做贡献[a].江苏省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高层论坛[c].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10]凌军辉.江苏一高校试点“学分银行”力促学生创新实践[d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11/c_12969705.htm.
 
————网站导航————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凯发网 copyright@2013 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00210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