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 认真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凯发网

  返回专题ag凯发旗舰厅主页
关于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2010—2020) 》的理解与实践问题
潘懋元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2010—2020) 》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过程 , 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在内容上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2010—2020) 》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还需要在理解与实践上下功夫。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2010—2020) 》合理定位 ,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2010—2020) 》创新; 理解; 实践

作者简介:潘懋元 (1920— ) , 男 , 广东汕头人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文章来源:集美大学学报 2010年7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2010—2020) 》(下文简称为 《规划纲要 》) 是我国未来 10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内容上 , 《规划纲要 》提出了一些针对我国教育存在问题的创新亮点。正确分析、解读 《规划纲要 》的内容 , 对于执行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献言百万条 , 一字值千金:不寻常的制定过程, 具有不寻常的用意。

《规划纲要 》的制定是一个不寻常的过程。从启动到完成 , 历时约有一年零九个月。参与制定的人员范围也较广 , 不仅有国内机构 , 我国驻外使馆、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等的有关单位也参与其中 , 前后参加制定的约有 1 500人。《规划纲要 》制定完成后分别于 2009年 1月与今年 3月两次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 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数以百万计。再加上两会期间关于教育的提案、媒体的意见建议 , 可以说本次规划纲要的制定是 “献言百万条 ”。从内容上看 , 整个《规划纲要 》大约 25 000字 , 启动时国务院拨款是2500万元 , 正好是 “一字值千金 ”, 还不计算其他方面的投资。连宪法的制定也不过如此 , 更不要说一般法规的制定。而这还不是一部法律 , 只是一个规划纲要。有人认为用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制定一个《规划纲要 》是否值得? 我个人认为值得 ! 因为不寻常的制定过程是有不寻常的用意的。

首先 , 正如媒体所说 , 主要用意是问计于民 ,使 《规划纲要 》更加完善, 正如温总理所说 , 要使人民满意。绝对满意不可能的 , 因为人民是由不同的利益群体组成, 无法使每一个人对每一条规划都非常满意。但是 , 广泛征求意见尽可能地使其完善一些 , 可以使人民的满意程度大一些。其次 , 问计于民可以很好地促进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相互沟通。过去我们的法规制定是政府定了人民来做 , 人民不太理解 , 甚至政府的执行机构也不太清楚 , 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经过反反复复地征求意见 , 政府和人民之间能够较好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 为 《规划纲要 》的顺利执行奠定基础。再次 , 更为重要的意义是 , 加强政府执行的责任感和人民的监督力度。《规划纲要 》的内容公开出来 , 多次讨论 , 透明度比较高 , 政府执行的时候就更加重视了。过去许多规划纲要制定以后 , 政府的执行人员也不一定很了解 , 也不一定知道对纲要的执行有多大的责任; 而人民对要做什么、怎么做 , 政府是否做到了等 , 也缺少有力的监督。现在 , 人民可以根据对 《规划纲要 》的了解 , 通过媒体对其执行进行批评和监督。所以说 , 这次《规划纲要 》的制定过程是有着不寻常的意义的。

二、《规划纲要 》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与规划的创新性

《规划纲要 》公布以后 , 有的反映说 “没有什么新东西 ”。是不是这样的 ? 《规划纲要 》是不是一定要有全是新东西 ? 这里面有一个基本问题 , 即政策的连续性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 , 一党上台执政后 , 会把上届政府的政策、做法都废弃 , 另搞一套。我们不能这样做 , 我们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长效性。所以 , 没有什么新东西有正确的一面 , 但是 ,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 , 要有不断的改革创新。也就是说 , 基本政策是要有连续性的 ,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 , 也必须要有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因为形势发展了 , 情况变化了 , 政策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有所创新。《规划纲要 》中许多基本东西 , 实在不是什么新的创造。教育政策的最重要方面是教育方针。《规划纲要 》中 20个字的教育方针 , “优先发展 , 以人为本 , 改革创新 , 促进公平 , 提高质量 ”, 都不是新的。“优先发展 ”不是新的 , 小平同志 20多年前就提出来了; “以人为本 ”也提出好几年了; “改革 ”早在 20世纪 80年代就提出了 , “创新 ”也是近十年来的一再提倡的; “公平和效率 ”也是小平同志提出来的 , 当时提出的是 “以效率为主 , 兼顾公平 ”, 现在情况有所变化 , 提倡 “促进公平 ”。至于 “提高质量 ”,更是永恒的方针。乍看起来 , 《规划纲要 》是没有什么新东西。事实并非如此。体现改革发展时代性的战略目标 ———“两基一进入 ”, 是有新内容的。“两基 ”是指两个基本: 第一 ,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以往我们提出来的是现代化建设 , 要建设现代化的教育 , 但是并没有明确时限 , 只是表明应然的或在进行中。现在提出到 2020年 , 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 定出了时限 , 就有所不同了。第二 ,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十七大提出来的 , 现在提出到 2020年我们要把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起来 , 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 这也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指标。第三 ,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人力资源大国了 , 但还不是人力资源 “强国 ”。现在提出来要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 也就是人才强国。以上这些还是宏观层面的亮点 , 还比较抽象 , 下面对几个有针对性的创新亮点举例说明。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普及学前教育以前没有提起过 , 不但中国没有提过 , 世界上其他国家似乎也没有提过。义务教育是家长的义务 , 政府的责任 , 学前教育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我国现在的人均产值还很低 , 人均消费还很低 , 怎么一下子提出连一些发达国家都没提的 “普及学前教育 ”呢 ? 这是形势的需要。现在我们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务工 , 农村有大量的留守儿童 , 被父母带到城市来的随迁儿童也有许多。这些孩子 6岁以后可以进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 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双职工制 , 使得 6岁以前的孩子无人照顾。因此 , 6岁以前就要接受学前教育 , 需要办大量的学前教育 ,所以提出要 “普及学前教育 ”。这一条是针对我国实际的创新。

提出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 , 我国的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 , 接下来最主要的事是要巩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所以 《规划纲要 》提出要巩固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 , 并特别提到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也是针对当前情况提出的 , 因为当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如一般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学校的差异很大。因此 , 要使教育公平 , 均衡发展便是措施之一。现在许多地方已经制定出促进均衡发展的相关措施 ,但有的很好 , 有的措施还有待商榷。如有的地方提出 , 要使中小学的教师、校长能够流动 , 这是比较好的。但是有的地方 , 用行政的方式规定 , 通过城市与农村教师两三年一次轮流互换方式来实现均衡。这种做法恐怕有负面作用。要正确理解 “均衡发展 ”的意思。第一 , 天下没有绝对的均衡 ,均衡都是相对的。第二 , 促进均衡应该是把低的往上拉 , 而不是把高的压下来。同时 , 中学教师 , 尤其是小学的班主任 , 频繁更换 ,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样的做法过于简单 , 恐怕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我们只能着力于把低的拉上来 , 不能把够把高的压下去。要努力培植优质教育资源 , 而不是稀释、弱化优质教育资源。所以 ,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还有个如何实践的问题。

促进高中培养的多样化 , 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由于受到统一高考的限制 , 我们现在的高中都是一样的 , 不利于学生个人潜质的多样化发展。因此提出高中要多样化发展。此外 , 提出了要建立“综合高中 ”这一个新概念 , 这将为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提供较好的政策基础。

“查清、纠正对民办学校各类歧视政策 ”。我国的民办学校是受很多政策歧视的 , 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 甚至民办学校的学生和公办学校的学生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如 ,有些地方规定助学金只能发给公办学校的学生不发给民办学校的学生。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公办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公民 , 教师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他们应该享有同等待遇 , 所以有许多歧视政策应该清除。此外 , 《规划纲要 》提出要设立专项资金来资助民办学校。世界各国对民办教育基本上都有资助的 , 而我国对民办教育是没有资助的 , 只是拨一点土地。民办学校的办学者是非政府机构 , 办学资金是非政府财政 , 但它同样为社会培养人才。所以 ,主要资金由经办人拿出来 , 政府要适当地资助。

建立分类高考、多元录取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我们现在的高考存在的问题是用同一份考卷考不同类型的人才 , 这是不合理的。分类高考、一年多次考试 , 而不是一考定终身 , 就可以给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一次考试失误的学生更多的机会。现在大学的入学几乎仅限于全国统一高考这一条路 ,自主招生只限定在少数的几所大学 , 自主招生数额也非常有限 , 并没有真正给广大考生多元录取的机会 , 这样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台湾地区的联考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 现在已经改革了 , 联考继续举行 ,但高校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招生。现在上海的一些高职也有自主招生 , 招生的情况非常好 , 但仅限于若干办得比较好的高职学校。这些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因此 , 建立分类高考、多元录取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 , 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 也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录取合适的人才。

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 逐步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 , 正式提出教授治学理念。教授治校的传统和理念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 , 对大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理论工作者也一再提出中国也应该实行教授治校。事实上 , 现在的大学很大、很复杂 , 如果教授要管学校各个方面的问题会影响到教学和科研。但是学术还是应该由教授治理的 , 所以 “教授治学 ”的理念更加合理。

《规划纲要 》中还有许多其他亮点 , 如建立高校董事会或者理事会 , 使得社会人士特别是企业界广大的关心高等教育的人士参加进来 , 促进产学研结合 , 促进高等教育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设立地方高等教育基金; 重点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模; 建立高校的分类体系 ,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 克服同质化的倾向等等。

三、执行 《规划纲要 》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就 《规划纲要 》的内容而言 , 可以说是基本令人满意的 , 但是大家对规划纲要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地执行还信心不足。因为过去也有许多好的政策 , 却没有实现。例如 , 《高等教育法 》相当详细地规定了高等学校的权利 , 比如人事权、招生权、国际交流权、财产权等等。这些自主权有的能够实现 , 但还有许多权力并没有按着 《高等教育法 》执行。如 《高等教育法 》中规定高等学校有权设置专业、有权自主招生等 , 但现在设置专业还要经过行政部门批准 , 招生的自主权也没有获得应有的保障。所以 , 大家对 《规划纲要 》是否能够很好地实现表示怀疑。因此 , 要使得 《规划纲要 》能够在今后 10年中能够全面地实现 , 还需要在理解和实践上下功夫。这个理解与实践是政府的理解和实践 , 也是人民的理解和实践 , 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人民应该监督的。下面就若干热点问题谈谈个人的见解。

为什么高教只能减缓增量而不能停止扩招。大家都知道 , 快速扩招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质量下降。那么现在为什么不停止扩招 , 而是 “减缓增量 ”。在 1984年 1985年我国高等教育曾经有过较快扩招 , 但扩招后出现了师资、校舍、设备等教育资源跟不上的情况 , 所以到了 1986年就基本停止了扩招 , 随后的几年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得也很慢很慢 , 有些时候甚至停止增长。1992年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到经济发展要快一些 , 教育也应该发展快一些 ,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也应该快一些。当年 , 高等教育就扩招了 20%, 1993年又继续扩招20% , 其中有些省份 , 像山东达到 40%以上。扩招太快又引起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 所以到 1994年、1995年、1996年几年基本停下来 , 直到 1997、1998才增加得比较快一些。过去采取的就是这种高等教育规模小了就赶紧扩招 , 扩招快了就赶紧停下来的方式 , 导致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起大落。

2008年比 1998年的学生数 , 10年间增长了差不多 5倍 , 扩招的速度显然是太快了。是不是立刻停止增长呢 ? 大众化是必然趋势 , 适当扩大规模是国家和人民的需求。2009年 ,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是 2412% , 还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 , 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较大差距。所以纠正 1999年以来的增量过快 , 只能够采取减缓增量的方式 , 而不能够采取停止增长或负增长的方式。正如 gdp只能逐年有所增长 , 增长率两位数 , 太快 , 经济太热 , 应当降低增长率 , 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 而不能不增长或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现在还没有达到普及化阶段 , 只能适度增长 , 不能停止。这也正所谓 “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同时 , 高中的毛入学率也还在继续增长 , 现在是 7912% , 到2020年将要达到 90% , 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因此 ,我们要保证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断增长 , 到2020年要能够达到 40% , 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也是我们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前提条件。现在欧洲许多发达国家的毛入学率也在40%左右 , 美国、加拿大、日本更多一些 , 北欧有个别国家也超过 50%。我们达到 40% , 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因此 , 现在高等教育不能停止增长。

现在更需要重视的问题倒是由于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 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大众化动摇了精英教育观 , 改变大学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金融危机出现 , 大学生的就业也更加困难 , 再加上媒体对就业难的渲染 , 使得一些家长不想送孩子去读书 ,致使弃考、弃学的现象很严重。以福建省为例 ,2010年报名学生比 2008年减少了 415% , 2010年比 2009年又减少了 2%。这对于考生来说是好消息 , 招生数略有增长 , 考生数在下降 , 录取率肯定会提高 , 上大学的机会就增加了。但这对国家来说却不是好消息 , 需要认真地对待。

第二 , 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能否达到gdp的 4%。在国际上 , 财政性教育经费一般都是超过 gdp的 4% , 所以我国的理论界、社会各方面一直都在提教育经费也应该达到 gdp的 4%。在1993年国务院公布的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 , 到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要达到 4%。但是 , 公布之后的连续好几年不是增长 , 而是不断地下降 , 都在3%以下。后来这一目标的实现期限不断地推迟 ,也一直没有实现。现在看来 , 20世纪 90年代财政性教育经费要达到 gdp的 4%是不可能的 , 现在要达到 4%是有可能的、有希望的。为什么呢 ? 20世纪 90年代全国财政这块蛋糕只占 gdp的 12%以下 , 如果把其中的 4%给教育 , 剩下的 7%~8%用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等是不够的 , 人民的福利也无法提高。现在全国财政已达到 gdp的 21% ~22% , 这还是计划内财政 , 还不算其他的收入。如果拿出其中的 4%出来还剩下17%或者更多用于其他部门 , 是有可能的。但是 ,有可能不等于一定能实现。还需要理财部门提高对教育优先发展的认识。如果没有理财部门对教育优先发展的认识 , 也是无法实现的。这还需要社会和教育界共同努力去争取 , 任务还是艰巨的 , 不过还是有可能的。这里还有一个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而导致教育经费的差异问题需要注意。有些地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 需要中央财政大量转移支付。

第三 , 高校的 “去行政化 ”的问题。《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要 “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管理模式 ”。这一条引起的争议较大。首先 , 如何理解去行政化。去行政化并不是不要行政管理。现在的学校 , 尤其是高等学校非常复杂 , 没有行政管理是不行的。健全的科层制对大学的管理来说必要的 , 也是大学管理的进步。去行政化显然不是去科层 , 或者简单地去掉几个部门 , 而是指去掉以行政权力取代学术权力、以行政运作代替教育规律的倾向。在高校中 , 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 , 强化了官本位的行政化管理 , 去行政化实际上也就是去官本位 , 提高学术权力。学校是一个学术机构 ,应该有两种权力存在 , 即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没有行政权力学校就没办法运转 , 不能简单地将去行政化理解为去掉行政机构、行政权力; 但学校是学术机构 , 必须用学术权力来指挥学术活动 , 包括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等等。另外 , 《规划纲要 》中提出的教授治学也是去行政化的一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的科层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 , 而不是取代或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的。去行政化首先要从认识上明确这一点。在实践上 , 还有许许多多事情要做 , 如成立和加强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等。学术事务应该由学术委员会而不是由行政来做出决定 , 学术委员会应该成为学术决策的机构 , 而不是只作为学术的咨询机构 , 甚至只是行政的附属机构。另外 ,还要给院、系、所等这些教学科研机构相应的治学的自主权 , 现在对院系所等教学科研单位的管理就存在着过于僵化、自主权太少的问题。

第四 , 高等教育的发展 , 从扩大规模到提高质量 , 关键在于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 归根到底还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规划纲要 》对高素质师资队伍要求很明确 ,包括 “师德高尚 ”和 “业务精湛 ”两个方面。其中 , “师德 ”包括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正如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 , 商业有诚信经营的道德一样 , 教师职业应有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缺少了师德 , 教师的学术水平再高也不能很好地发挥育人作用。“业务精湛 ”包括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的大学 , 尤其是研究型大学 , 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很重视 , 而对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 , 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学术水平可能会比较好 , 但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很难说比地方大学教师强。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学术水平 , 还应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 以及把自己的学术水平转化为学生学术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前我们认为 “双师型 ”专指对职业学校的部分教师而言 , 事实上 , 普通高校也需要“双师型 ”的教师。所以 , 在大学里既要重视学术带头人的培养 , 也要重视 “双师型 ”教师的培养。

四、要以 《规划纲要 》为指导与参照 , 制定发展规划

现在全国有二千多所高校 , 必然要按不同的模式分类发展 , 具体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类型 , 学术型大学 , 也就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或所谓的 “研究型 ”大学。此类高校相当于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中的 5a1, 以学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 , 研究高深学问 , 培养学术人才。其培养层次为: 本科 (学士学位 ) →硕士(学位 ) →博士 (学位 ) 。在我国主要是以“985工程 ”大学和部分 “211 工程 ”大学为主体。这类高校数量不宜过多 , 规模不必太大 , 不应承担大众化的任务。第二种类型 , 应用型本科高校 , 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 , 多科性可以称作大学 ,单科性的称作学院 (大学与学院并无层次高低之分 , 只是多科与单科之别 , 单科而已改称 “大学 ”的也不必强求改回 “学院 ”)。此类高校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中的 5a2, 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的高科技专门知识为主 , 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 , 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 如工程师、医师、律师、教师和管理干部等。其培养层次为: 本科 (学士学位或专业文凭 ) →专业硕士 (学位或专业文凭 )→专业博士 (学位或专业文凭 ) 。这是一个相当庞大而且复杂的院校群 , 包括一部分 “211工程 ”大学、一般部委属院校、大部分地方高校 , 当前民办本科院校以及独立学院也应定位于此种类型。第三种类型 , 职业技术高校 , 也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此类高校相当于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中的 5b, 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 , 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其培养层次为: 专科 (副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 ) →职业技术本科 (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 ) →职业技术硕士 (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 )。从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来看 , 这一类型的院校 , 当前应当以培养专科层次的人才为主 , 但随着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 将逐渐延伸为本科层次以至培养研究生 , 也可转入应用型本科继续学习 ,如中国台湾的技职学校一样 , 成为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独立系统。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高校应该是大众化的主体 , 承担大众化的任务。

三种类型的高校应该各自按自己的发展轨道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 从不同的层面服务于国家的建设。现在看来 , 第一种类型有传统的精英型大学以西方一流大学的模式作为借鉴 , 不过要在现代化和本土化方面改造和完善。第三种类型在理论上定位也比较明确 , 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部门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 理论够用就行 , 培养过程着重于实训。国家还有明确规定实训课程必须占 40%~50% , “双师型 ”教师必须达到一定比例等。在实践上 , 这些院校经过近 10年来的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编写了数以千计的高职教材 , 选拔100多所示范性高职等。倒是第二种类型院校的情况较为复杂 , 数量很多 , 强弱悬殊 , 高低不一。既有历史悠久的老院校 , 也有新建的本科院校; 有面向全国行业的特色型大学 , 更多的是地方院校。这些院校长期受到传统大学的影响 , 重理论轻应用 ,有的刚从专科升格为本科 , 旧的模式已不适用 , 新的模式尚未建立。因此 , 一定要准确定位 , 科学制定规划 , 找准自己的发展道路。否则 , 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现在也已经出现这个苗头了。以前就业率最高的是名牌大学 , 其次是一般本科 , 最差的是高职 , 而这两年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如 2009年的情况是 , 一般本科院校的就业率比前年下降了 5个百分点 , 高职院校与 2008年持平。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 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还能持平 , 这就说明了社会用人的标准越来越趋于理性 , 很多单位更加重视人才的应用能力。而一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 , 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 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反而不如具有一些实际工作能力的高职生。因此 , 第二种类型高校的定位和发展应该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这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点研究课题 , 因为高等教育强国不是仅仅建设几所一流大学就够 , 应用型院校是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如果这部分院校没有做好 , 就还进入不了高等教育强国。所以 , 一般高校应该定位于专业性高校 ,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当然 , 应用型大学里面的个别专业也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 , 还应当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情况而定。这也是符合 《规划纲要 》的要求的。如 《规划纲要 》第七章第二十二条中提到要: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 克服同质化倾向 ,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 争创一流。”这里还要注意如何理解 “一流 ”这个概念 , 不同层次 , 不同领域 ,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应该有一流 , 而不是研究型大学的专有名词。

总之 , 高等学校如何根据 《规划纲要 》合理定位 , 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 还应当在理解与实践上下功夫。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