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 认真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凯发网

  返回专题ag凯发旗舰厅主页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看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吴彩罗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了中国大学教育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本文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视域下,尝试解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探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对策

作者简介:吴彩罗(198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章来源:湖南农机2010年5月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 21 世纪,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21 世纪的人才竞争已不再是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竞争,而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即创新人才的竞争。我国从去年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并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今年的 5 月 6 日审议并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 从《纲要》解读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人才主要是具备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具体地说,创新人才应具备如下特质:一是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二是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同时具有持之以恒的创新热情;三是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并具有独辟蹊径开拓进取的胆识和魄力。四是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并具有敢冒风险矢志创新的勇气和品格。

从创新人才的内涵,可以看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强化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等等。

(1)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意愿和创新欲望。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起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了高校教师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包括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提倡适度的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不断求索的精神等。

(2)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灵魂和核心,是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是激发其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

(3)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并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着重提高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组织学习和活动的能力,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实施的能力,还有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能力等。

(4)塑造创新品格。创新品格,是指创新人才具有的独特的创新个性心理特征。创新品格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高校应着重加强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具备开阔的视野,非凡的胆识,顽强的意志和协作的精神等。

2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制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1)创新教育理念有失偏颇。培养目标过于重视单一的专才教育而忽视了通才教育。表现为我国大学教育分科明显,专业性很强,学生除了学习公共课的政治和英语以外,每天只是研究与本专业有关的东西。这种专业化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专才,但随着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这种专才的培养模式已显得不大适应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为通才拓宽道路,为天才开辟空间”。教学过程中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表现为重知识传授,轻智力的发展,教学实践环节少,培养动手能力不够。师生关系不平等,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过多的是顺从。

(2)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讲求整齐划一,忽视主体的多元化,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方面没有注意合理性和科学性,没有考虑到本学校的特色,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的需要,盲目培养,造成众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等不适应市场需求,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形成结构性失业。

(3)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对学生评价的传统方针,注重现状性评价,轻视发展性评价;注重总结性评价,轻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定量评价,轻视定性评价;重视学校评价,轻视学生自我评价,严重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充分体现老师的劳动特点,重科研轻教学,过于突出评价的奖惩性,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评价过程重形式,轻实质,过分看重指标的完成,而忽视了指标的可信度。

(4)学科设置不够科学。近几年,一些高校没有正确理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急功近利地增设专业性强的实用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基础学科与社会、人文学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造成一部分学生文化功底薄弱。此外,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教学内容与体系没有及时更新,陈旧教学内容、体系与先进的科学理论、技术之间出现不相适应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与伦理修养低下,在就业市场与工作岗位上缺乏竞争力与发展后劲。学科设置存在比较大的重复性,缺乏特色。

(5)资金投入不足。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每年教育经费仅占当年 gnp 比例大约 2%,发达国家一般暂 5%~7%,自从《纲要》审议通过之后,比例增加到 4%,但是我国是教育大国,若按人均教育经费算,比例还是很低。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创新人才的培养。

3、 从《纲要》看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创新人才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主观的自我努力,更需要教育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①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高质量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高校应正视培养创新人才存在的机制问题,同时需要寻求科学的方法予以正确应对,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倡导创新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鼓励学生自己发展,培养学生自觉的创新意识。树立以实践为重点的理念,树立系统培养的观念。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高校应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建立科研基地,促进学生带科研创业,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通过建立以高校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科技工业园区,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展开学校的各项工作,把创新人才的培养寓于实践活动过程中。

(2)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创新。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变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还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怀疑的精神,鼓励学生登台演讲,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鼓励学生推陈出新,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转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转变注入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转变僵化的课堂教学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因材施教,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变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引导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3)完善评价体系,强化师生的创新精神。教育评价体系对整个教育过程和活动起着导向、监控、激励、强化和监督等作用,会促进或抑制创造力的形成,从而影响到创新教育的开展。培养创新人才要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师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多样的师生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把现状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多维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要注重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正确处理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不同学科的差异、评价的统一标准与群体的差异以及评价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等,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建立奖惩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鼓励名师进课堂。

(4)培养创新团队,形成创新合力。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培养不出具备创新性的学生,教师首先应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具备崇高的素质教育观念和较完整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构成的知识体系,还要具备广泛的相关技能。其次还要有创新性的高校管理人员,因为只有创新性的高校管理模式,才更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成长。高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的专业水平,转变管理理念,培养管理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再次,加强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5)努力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完善图书馆的建设,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加油站。改善实验室条件,发挥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的作用。通过成立各种创新社团和组织、班级,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把创新实践寓于活动之中,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形成创新的氛围,树立创新的榜样。

(6)加大资金投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物质保障。资金投入不足,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国家需要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支持创新的力度,各社会团体、企业、公司等也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为高校提供实习场所,为高校建立实验基地。通过设立创新专项基金等,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物质支持,鼓励创新。

参 考 文 献

[1]江泽民.在 199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6-16.

[2]刘尧.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变的教学观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3]张雪松,张红娟.21 世纪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河学刊,2009,(9).

[4]罗小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j].广大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0年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