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凯发网

新征程 新跨越 新局面——写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闭幕之际

    3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部分地方高校负责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部分成员、各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央有关部委教育司局负责人等300余人出席会议。
    这次会议以部署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推动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质量为主题(印发了近20个相关文件),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再动员,是高教战线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再部署。
    与会代表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转变观念、明确方向的会议,也是一次鼓舞士气、推进改革的动员会。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我国高等教育从艰难起步到实现跨越式发展,用了100多年的时间。这100多年,跨过了西方高等教育几百年的路程。今天,我国有2700所高等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毛入学率达26.9%。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数量,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世界都堪称最大,这是令人自豪的成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提高质量是各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提高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不提高质量,大学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说。身为校长,他深切感受到国家、社会和人民对大学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盼。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说:“质量问题不是今天才提,但是今天说质量,是新时期赋予了新内涵、新要求。”会场上,多位校长表示,过去大学也重视质量,但由于环境条件所限,不少时间精力花在了建新校区、建新大楼,购设备、扩规模上。“这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但还不等于质量。”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认为,一所大学好与不好,关键是看师资水平、学生素质和文化氛围,大学的发展重心要从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发展转变。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说:“在这次会议上,中央领导和教育部领导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希望和新要求,统一了思想,真正起到了转变观念的作用。校长的工作重心就应该转到教育教学、学生成才上来。”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则认为,提高质量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不仅仅限于哪个领域、哪个要素,与教育相关的环节都涉及质量问题。
    在本次会议召开前,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些新举措明确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也赋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对高校来说很有指导意义。”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胡树祥说。
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校长们认为,提高质量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大会介绍经验的6所高校,也不约而同地将发言主题落在了人才培养上。“大学校长心中有学生,大学才能有希望。”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多位校长反复提及的“名言”,也是与会代表的共识。
    会议明确指出,要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将之作为高校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一流的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流,是因为他们培养了一流的本科生。无论是美国的哈佛、耶鲁还是我国的北大、清华莫不如此。”本科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最佳时期,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首先要牢牢把握本科教育的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侯建国认为:“创新人才不是‘985’、‘211’大学的专利,它可以是各个层面的。创新人才一定不是简单地掌握多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看能不能够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坚持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邱学青说,“我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因组科学创新班自创建以来,共有21人次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14篇论文,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受传统教学模式和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学习兴趣淡薄、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薄弱、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胡树祥认为,这些问题凸显了实践育人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大力提倡协同创新,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行业企业、高校与地方要消除壁垒、构建创新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黄进认为:“现在,高等教育已扩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这次会议提出四个功能相互协调,提高质量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最根本的是提高教师质量。”河北大学副校长郭健说,“大学是社会的灯塔,在当今社会,教师应该有所坚守,有自己的职业追求,潜心教书育人。”
    “学生来到大学,除了学习知识,还应该多接触几位德艺双馨的长者。”郑南宁的话得到不少大学校长的响应。陈骏说:“我校的通识教育课和新生研讨课,95%的主讲人是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帮助。”
    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这是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培养水平应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是与会的大学校长们达成的共识。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从长远着眼,从现在做起
    会议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条件保障,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要加强统筹领导,落实保障政策措施;各高校要切实履行质量建设主体责任,发挥好各方作用,形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工作合力。
    参加会议的地方教育行政领导和大学校长们认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这次会议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来,需要一系列提高质量的硬招、实招,推动建立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说:“在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由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建设转型时期,要加强市级统筹,以制定高校发展规划为抓手,推进高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改革。不同的学校,要有不同的目标,给予不同的支持,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指出:“结合安徽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重大战略需求,今后将着力从三方面谋划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措施,确立‘应用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定位,推荐‘合作式’地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一体化’地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说:“强化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在保持和发展综合性学科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国际交流、高质量后勤保障等多种办学优势的同时,将自觉主动把这些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
    贵州大学校长陈叔平说:“贵州大学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和措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记者观察到,这次会议专门邀请了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参会。湖南民政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蒋晓明边听会边在文件上勾画出和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相关的内容。他说:“这次出台的文件中,有许多和高职相关的内容,如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高职实训基地等,都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明确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契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急需人才。”
    记者了解到,根据《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我国将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这将是继“211”、“985”之后,我国在高教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对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创新实力,必将产生深远的、重大的影响。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面向各类高等学校开放,不限定范围”。这一原则无疑受到地方院校的称赞。许多高校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学校改革力度,争取获得认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从长远着眼,从现在做起”。本次会议的召开,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将开始踏上质量提升的新征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时不我待!(2012-03-27)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003——2012年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15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